时间: 2025-05-01 01:5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4:23
独不见,谁相忆。
花影上珠帘,明月穿窗隙。
翡翠暗无光,苍苔点行迹。
鸾鉴挂珊瑚,宝靥销金碧。
仿佛闻箫韶,梦想见颜色。
为我报新人,好好承恩泽。
君看后庭花,芳菲能几日。
我独自一人不见你,谁来思念我呢?
花影投射在珠帘上,明月透过窗隙。
翡翠般的光芒暗淡无光,苍苔上点缀着行走的痕迹。
鸾镜挂在珊瑚上,宝贵的容颜在金碧辉煌中消逝。
仿佛听见箫韶的音乐,梦想着能见到色彩。
请你告诉我新人,务必要好好承恩于我。
你看那后庭的花,芳香能维持几天呢?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的交融,常常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思念某位故人或爱人时写成,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当前孤独状态的感慨。
《独不见》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诗的开头“独不见,谁相忆”直接抒发了作者心中的孤独与渴望。接下来的描写通过“花影上珠帘,明月穿窗隙”展示了诗人在夜晚静坐的情境,珠帘和明月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感悲伤的氛围。
“翡翠暗无光,苍苔点行迹”中,翡翠的光芒暗淡无光,暗示了美好的事物在孤独中失去光彩,而苍苔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点缀着诗人的行迹,细腻地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鸾鉴挂珊瑚,宝靥销金碧”则进一步通过华丽的意象强调了曾经的美好与现今的失落,仿佛在诉说着美好事物的易逝。“仿佛闻箫韶,梦想见颜色”则将音乐与视觉结合,传达了对美好人事的渴望。
最后,诗人以“君看后庭花,芳菲能几日”结尾,提醒对方珍惜眼前的美好,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孤独、思念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独不见》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翡翠暗无光”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