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7:56
曹勋的《和郑康道二首》其中一首:
耕隐春江水尽头,一廛已自鄙通侯。
好辞遽作春半别,归意欲兼天际流。
我尚未栽三径竹,君能先泛五湖舟。
要来便作乘风客,莫使烟光有许愁。
在春天的江水尽头,我隐居在耕作的地方,已经有一间小屋,自然与世无争。好朋友郑康道,春天已过半,我却要告别你,心中渴望与天边的水流相伴。我还没有在三条小径上栽上竹子,你却能在五湖之上泛舟而行。若你想来,就请乘风而来,不要让烟雾中的光影带来多少愁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反映出隐士的洒脱与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常蕴含哲理,流露出对人生的深思。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季,正值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际。诗中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表现出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
《和郑康道二首》通过描绘春日景色与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热爱。开篇“耕隐春江水尽头”,便引领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安逸的生活状态,仿佛诗人置身于一幅春江水暖的画卷中。接下来提到的“鄙通侯”,则是对世俗官场的不屑,暗示了诗人对权利与名利的远离。
“好辞遽作春半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也反映出春天的短暂,令人感到时光匆匆。紧接着,诗人展现了对自由的渴望,“君能先泛五湖舟”,与友人郑康道的对比,彰显出一种向往游历四方的豪情。
最后两句“要来便作乘风客,莫使烟光有许愁”则是对友人的期许和鼓励,希望他能够随心所欲地来访,不要因生活的琐事而感到忧愁,传达了诗人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清新,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颇具哲理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由的渴望,体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洒脱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友谊与自由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尽头”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家
B. 江水流尽的地方
C. 春天的结束
D. 诗人的故乡
“我尚未栽三径竹”中“三径竹”象征什么?
A. 诗人的财富
B. 诗人的隐逸生活
C. 诗人的家庭
D. 诗人的朋友
诗中提到的“乘风客”意为?
A. 游历四方的人
B. 有钱的人
C. 隐居的人
D. 忙碌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曹勋与陶渊明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曹勋更侧重于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对自然的归属感与宁静的追求。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下展现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深度,也丰富了我们对古代诗词的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