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郑康道二首》

时间: 2025-05-02 12:47:56

诗句

耕隐春江水尽头,一廛已自鄙通侯。

好辞遽作春半别,归意欲兼天际流。

我尚未栽三径竹,君能先泛五湖舟。

要来便作乘风客,莫使烟光有许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7:56

原文展示:

曹勋的《和郑康道二首》其中一首:

耕隐春江水尽头,一廛已自鄙通侯。
好辞遽作春半别,归意欲兼天际流。
我尚未栽三径竹,君能先泛五湖舟。
要来便作乘风客,莫使烟光有许愁。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江水尽头,我隐居在耕作的地方,已经有一间小屋,自然与世无争。好朋友郑康道,春天已过半,我却要告别你,心中渴望与天边的水流相伴。我还没有在三条小径上栽上竹子,你却能在五湖之上泛舟而行。若你想来,就请乘风而来,不要让烟雾中的光影带来多少愁苦。


注释:

字词注释:

  1. 耕隐:指隐居于田间,耕作生活。
  2. 水尽头:江水流尽的地方,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
  3. :小屋、商店。
  4. 鄙通侯:鄙视通侯,形容对官场生活的蔑视。
  5. 春半别:春天过了一半,意味着告别的时刻已近。
  6. 兼天际流:想要与天边的水流相伴,表达一种对自由的向往。
  7. 三径竹:指三条小路旁种竹子,常用来形容隐士的生活。
  8. 五湖舟:泛舟于五湖,形容游历四方的自由。
  9. 乘风客:乘风而来的客人,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春江水尽”可以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相联系,体现出一种追求自然、远离世俗的情怀。
  • “五湖舟”可联想起李白豪放的游历,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反映出隐士的洒脱与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常蕴含哲理,流露出对人生的深思。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季,正值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际。诗中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表现出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和郑康道二首》通过描绘春日景色与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热爱。开篇“耕隐春江水尽头”,便引领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安逸的生活状态,仿佛诗人置身于一幅春江水暖的画卷中。接下来提到的“鄙通侯”,则是对世俗官场的不屑,暗示了诗人对权利与名利的远离。

“好辞遽作春半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也反映出春天的短暂,令人感到时光匆匆。紧接着,诗人展现了对自由的渴望,“君能先泛五湖舟”,与友人郑康道的对比,彰显出一种向往游历四方的豪情。

最后两句“要来便作乘风客,莫使烟光有许愁”则是对友人的期许和鼓励,希望他能够随心所欲地来访,不要因生活的琐事而感到忧愁,传达了诗人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清新,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颇具哲理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耕隐春江水尽头:描绘出诗人隐居的环境,江水尽头传达出一种遥远与宁静的感觉。
  2. 一廛已自鄙通侯:表明诗人对官场生活的鄙视,强调自己的简朴生活。
  3. 好辞遽作春半别:表达了因春天过半而感到离别的急迫与不舍。
  4. 归意欲兼天际流:诗人希望在归途中也能如水流般自由。
  5. 我尚未栽三径竹:隐喻诗人尚未完全安定下来,生活尚在规划中。
  6. 君能先泛五湖舟:对友人的羡慕与期待,表现出友谊的珍贵。
  7. 要来便作乘风客:希望友人能随时来访,象征自由自在。
  8. 莫使烟光有许愁:告诫友人不要被忧愁所困,保持愉悦的心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耕隐”与“泛舟”,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生活比作水流,表达流动与自由的主题。
  • 拟人:烟光被赋予情感,表现出诗人的情绪。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由的渴望,体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洒脱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江: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自然的美丽。
  2. :常被视为高洁与坚韧,隐士的象征。
  3. :象征自由与流动,表达游历的渴望。
  4. 烟光:传达一种虚幻与忧愁的情感。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友谊与自由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尽头”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家
    B. 江水流尽的地方
    C. 春天的结束
    D. 诗人的故乡

  2. “我尚未栽三径竹”中“三径竹”象征什么?
    A. 诗人的财富
    B. 诗人的隐逸生活
    C. 诗人的家庭
    D. 诗人的朋友

  3. 诗中提到的“乘风客”意为?
    A. 游历四方的人
    B. 有钱的人
    C. 隐居的人
    D. 忙碌的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王维《山居秋暝》
  3.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曹勋与陶渊明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曹勋更侧重于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对自然的归属感与宁静的追求。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下展现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深度,也丰富了我们对古代诗词的理解与欣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憩分水岭望乡二首 晚归再度西桥四首 其三 故太恭人董氏挽词五首 其四 喜雨 戏彩堂前海棠 过鼓鸣林小雨二首 寄题程元成纷事山居三咏·秀野堂 平贼班师明发潮州 罢丞零陵忽病伤寒,谒医两旬,如负担者日远 归途轿中读参寥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烦苦 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日字旁的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包含孔的词语有哪些 郑卫之声 山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年老龙钟 尸字头的字 不根持论 险僻 检查员 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鲜灵 包含测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谗讟 猫哭耗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