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蝶恋花》

时间: 2025-05-07 08:36:05

诗句

燕舞莺啼花信动。

草腻烟轻,陌上双轲共。

著意怜春春不懂,低眉只把银铃弄。

絮语难终香易纵。

一寸芳心,颤似钗头凤。

数点落梅风里送,青芜尽处斜阳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6:05

原文展示:

燕舞莺啼花信动。草腻烟轻,陌上双轲共。著意怜春春不懂,低眉只把银铃弄。絮语难终香易纵。一寸芳心,颤似钗头凤。数点落梅风里送,青芜尽处斜阳重。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气息随着燕子的舞动和黄莺的鸣叫而传来,草地上烟雾轻盈,田间小路上两人并肩而行。我满怀怜惜地看着春天,而春天却不懂我的心意,她低下头只是在玩弄手中的银铃。轻声细语难以持久,芬芳的花香却容易随风而散。我的一寸芳心,仿佛在颤动着像钗头凤一样。几片梅花随着春风飘落,而在青绿的草地尽头,斜阳又重重地压下来。

注释:

  • 燕舞莺啼:燕子飞舞,黄莺鸣叫,形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 草腻烟轻:草地湿润,清晨的烟雾轻薄。
  • 陌上双轲共:田间小路上,两个人并肩走。
  • 著意怜春春不懂:我用心去怜惜春天,但春天却不了解我的感情。
  • 低眉只把银铃弄:她低下头只是在玩弄手中的银铃,表现出她的无知和忽视。
  • 絮语难终香易纵:轻声细语难以持久,而芬芳的花香却容易随风飘散。
  • 钗头凤:一种古代女性佩戴的首饰,象征着爱意。
  • 数点落梅风里送:几片梅花随风飘落。
  • 青芜尽处斜阳重:在青绿的草地尽头,斜阳的光线沉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伟强,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末,受传统文化熏陶,诗风多受古典诗词影响,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与情感。他的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创作背景:

《蝶恋花》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情感经历有关,春天的到来总是让人感到恋爱的气息,而诗中对春的怜惜与无奈,可能反映出作者对爱情的期待与失落。

诗歌鉴赏:

《蝶恋花》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开头的“燕舞莺啼花信动”以生动的动词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给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草腻烟轻”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宁静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和谐美好的春日午后。

然而,随着诗情的推进,诗人表达的情感逐渐转向复杂与微妙。“著意怜春春不懂”道出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怜惜,却又显得孤独与无奈,似乎在诉说着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诗中的“低眉只把银铃弄”更是令人心碎,暗示着一种无所适从的情感,仿佛春天的美好与自己的心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最后,诗中“数点落梅风里送,青芜尽处斜阳重”则通过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沉重。落梅与斜阳相映成趣,既有自然的美丽,又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传达出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爱情与自然的深刻理解,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又富有哲思的春日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燕舞莺啼花信动:春天的到来伴随着燕子的舞动和黄莺的鸣叫,传递出春意。
  2. 草腻烟轻,陌上双轲共:草地湿润,轻烟弥漫,两人一起走在田间小路上,营造出温馨的画面。
  3. 著意怜春春不懂:诗人对春天的怜惜却得不到回应,表现出一种孤独。
  4. 低眉只把银铃弄: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未能理解诗人的情感。
  5. 絮语难终香易纵:轻声细语难以持久,而花香却容易随风飘散,象征着感情的脆弱。
  6. 一寸芳心,颤似钗头凤:细腻的情感如钗头凤般颤动,暗示着对爱情的渴望。
  7. 数点落梅风里送:梅花随风飘落,增添了凄美的氛围。
  8. 青芜尽处斜阳重:青绿的草地尽头,斜阳的光线沉重,形成了诗的结尾,带有一种思索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芳心比作“钗头凤”,形象地传达了情感的细腻与脆弱。
  • 拟人:春天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纽带。
  • 对仗:诗中运用对仗修辞,使得诗句更加和谐动人,增强了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怜惜与对爱情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与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希望。
  • 黄莺: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银铃:象征着纯真与美好的爱情。
  • 梅花: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
  • 斜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燕舞莺啼”主要描述了哪种季节的景象?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诗人用“著意怜春春不懂”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
    • C) 愤怒
    • D) 欣慰
  3. “数点落梅风里送”中的“梅”象征着什么?

    • A) 欢快
    • B) 思念与离别
    • C) 财富
    • D) 友谊

答案:

  1. C) 春天
  2. B) 失落
  3. B) 思念与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声声慢》:同样描绘了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但情感更偏向于离愁别恨。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更加强调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相关查询

春日就亭即景 和太师平章贾魏公咸淳庚午冬大雪遗安抚潜侍 中秋黄池舟中独酌五首 游下竺飞来峰和存了侄韵 中秋黄池舟中独酌五首 下沱张西叔牡丹号奇品以诗寄花因用韵谢 昆岳有佳人四章寿黄循斋 其三 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 其二 中秋黄池舟中独酌五首 临江仙(涪州北岩玩易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癶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包含谢的词语有哪些 中山狼传 计日工 心字底的字 包含钮的词语有哪些 出超 一字长城 谎花 两虎相斗 业字旁的字 神安气集 辞简义赅 士字旁的字 卧冰哭竹 辽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