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伏日》

时间: 2025-05-06 02:07:46

诗句

未晓雨先骤,过朝风更鲜。

谁知初伏日,全是早秋天。

洗盏尝新酒,临池摘嫩莲。

平生丘壑意,不受暑寒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7:46

原文展示:

未晓雨先骤,过朝风更鲜。
谁知初伏日,全是早秋天。
洗盏尝新酒,临池摘嫩莲。
平生丘壑意,不受暑寒迁。

白话文翻译:

未到天明,雨势已经骤然加大,过了早晨,吹来的风更加清凉。谁能想到这初伏的日子,竟然透着早秋的气息。洗净酒杯,品尝新酿的美酒,来到池边采摘嫩莲。我的一生中对山川丘壑的热爱,不会因为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而有所改变。

注释:

  • 未晓:未到天明。
  • 雨先骤:雨势已经变得急促。
  • 过朝:过了早晨。
  • 风更鲜:风更加清凉清新。
  • 初伏日:农历的初伏天。
  • 洗盏:洗净酒杯,准备饮酒。
  • 尝新酒:品尝新酿的酒。
  • 嫩莲:刚刚生长的莲花。
  • 丘壑意:对山川丘陵的热爱和情感。
  • 不受暑寒迁:不因夏热冬寒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典故解析:

  • 伏日:指农历中的伏天,一般是指夏季最热的时节,通常在农历六月和七月。伏天的到来标志着炎热的盛夏。
  • 洗盏尝新酒: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子模,号宛溪,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盛夏的初伏日,表现了诗人在炎热天气中对秋天的感怀,以及对美酒和自然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伏日》这首诗通过对初伏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开头以“未晓雨先骤,过朝风更鲜”描绘出夏初的气候变换,细腻而生动,雨后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接着,诗人以“谁知初伏日,全是早秋天”表达出对季节的感怀,初伏的热气之中却透出早秋的凉意,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洗盏尝新酒,临池摘嫩莲”这一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洗净酒杯,品尝美酒,乃是对生活的极致追求,同时采摘嫩莲又将自然美与人类生活相结合,展现出诗人闲适而自得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平生丘壑意,不受暑寒迁”则传达出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志向,不因外界的气候变化而动摇自己的兴趣和追求,反映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意蕴,展示了诗人在自然和生活之间所达到的和谐状态,突显了他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未晓雨先骤:描绘出天未亮时,雨势已开始急促,暗示气候的变化。
  2. 过朝风更鲜:到了早晨,风变得更加清爽,强调了清晨的舒适感。
  3. 谁知初伏日:对初伏的惊讶,暗示着夏季的到来。
  4. 全是早秋天:虽然是夏天,却有着早秋的感觉,表现出季节交替的无常。
  5. 洗盏尝新酒:在这样的天气里,享受美酒,体现生活的乐趣。
  6. 临池摘嫩莲:与自然亲密接触,采摘莲花,表现了诗人的闲适。
  7. 平生丘壑意:表达了诗人一生以来对山水的热爱。
  8. 不受暑寒迁:无论是夏天的热,还是冬天的寒,都不会动摇诗人的志向。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洗盏尝新酒,临池摘嫩莲”体现了工整的对仗。
  • 比喻:将初伏日比作早秋天,暗示时光的流逝。
  • 拟人:将季节变化赋予人的情感色彩,体现诗人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珍惜和对个人志向的坚定。诗人通过描绘气候变化与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超脱于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洗净与新生,预示着变化。
  • :清新、凉爽,传递出自然的舒适感。
  • 新酒:代表生活的乐趣与享受。
  • 嫩莲:象征纯洁与美好,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丘壑:象征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镃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洗盏尝新酒”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酒的喜爱
    • B. 对生活的享受
    • C. 对朋友的思念
    • D. 对自然的感慨
  3. 这首诗最主要的意象是什么?

    • A. 雪
    • B. 叶
    • C. 雨
    • D. 花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张镃的《伏日》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但张镃的作品更强调季节的变化和闲适的生活,而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孤独的思考。两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张镃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赵郎中见和戏复答之 黄精鹿 和王晋卿送梅花次韵 癸丑春分后雪 常山赠刘鎡 和孔密州五绝 其五 堂后白牡丹 送钱穆父出守越州绝句二首 其一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 仙游潭五首·马融石室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惜香怜玉 清一色 殷殷垂念 斟忱 福国利民 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六朝金粉 剖析 吃白食 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氧化物 先字旁的字 众怒 鼎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