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2:52
倦寻芳
作者: 李莱老 〔宋代〕
缭墙黏藓,糁径飞梅,春绪无赖。
绣压垂帘,骨有许多寒在。
宝幄香消龙麝饼,钿车尘冷鸳鸯带。
想西园,被一程风雨,群芳都碍。
逗晓色莺啼人起,倦倚银屏,愁沁眉黛。
待拚千金,却恨好晴难买。
翠苑欢游孤解佩。
青门佳约妨挑菜。
柳初黄,罩池塘万丝愁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诗人感受到春日的无奈与惆怅。墙边的苔藓粘着,通往小路的梅花纷纷飘落,春天的情感让人无从依靠。绣帘垂下,室内却透着寒意。宝帐中的香气已然消散,珍珠车上的尘土冷冷地罩住了鸳鸯带。回忆起西园的景象,却因一场风雨,使得百花凋零,失去生气。清晨的黄莺啼鸣唤醒了人们,然而我却倦怠地靠在银屏上,愁绪在眉间浓重。即使愿意花费千金,也恨不得买到一个晴朗的日子。翠绿的园子里欢游的人已然孤单,青门的约定也因挑菜而受阻。柳树刚泛出淡黄,池塘上笼罩着万缕愁雾。
作者介绍:
李莱老,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著称。他的诗风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反映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倦寻芳》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内心的惆怅。诗中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孤独。
《倦寻芳》是一首充满春意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惆怅。开头的“缭墙黏藓,糁径飞梅”便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景,墙边的苔藓与梅花的飞舞,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凄凉的感觉。接下来的描绘则转向室内,诗人在温暖的环境中却感受到一丝寒意,这种对比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中,诗人不断回忆西园的美好,然而风雨的侵袭使得万花凋零,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短暂。诗人倦倚银屏,愁苦的心情在清晨黄莺的啼鸣中愈发显得沉重。即使愿意花费千金,也难以买到心中向往的晴天,这种无奈让人感同身受。
在诗的最后,诗人通过描绘翠苑的游玩与青门的约定,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阻碍。柳初黄的意象更添一抹淡淡的忧伤,池塘上的愁霭则象征着内心的迷茫与无奈。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美好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令人在细腻的情感中感受到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缭墙黏藓,糁径飞梅,春绪无赖。
描绘春天的景象,墙壁上长满了苔藓,小路上梅花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无奈。
绣压垂帘,骨有许多寒在。
绣花的帘子低垂,室内却透着寒意,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孤冷。
宝幄香消龙麝饼,钿车尘冷鸳鸯带。
宝帐中的香气已经消散,华丽的车子上积满了尘土,暗示着奢华背后的冷清。
想西园,被一程风雨,群芳都碍。
想起西园的美景,却因风雨的到来,花朵纷纷凋零,失去生气。
逗晓色莺啼人起,倦倚银屏,愁沁眉黛。
晨曦中的黄莺叫唤,唤醒了人们,但自己却倦怠地靠在银屏上,愁苦写在眉头。
待拚千金,却恨好晴难买。
即使愿意花费千金,也恨不得买到一个晴朗的日子,流露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渴望。
翠苑欢游孤解佩。
翠绿的园子里欢快游玩的人却显得孤单,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青门佳约妨挑菜。
青门外的美好约定因挑菜而受阻,表现出生活中的琐碎与无奈。
柳初黄,罩池塘万丝愁霭。
柳树刚刚发黄,池塘上弥漫着愁苦的雾气,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困惑。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好和个人内心的孤独展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尽管春天的景象令人向往,但诗人却因经历风雨而感到惆怅,反映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诗中蕴含的深厚情感使人感受到一种共鸣和思考,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美好与面对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词汇及解释:
诗词测试:
诗中“缭墙黏藓”意指什么?
诗人在诗中对“春绪”的感受是?
诗人想买到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