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湖二亭落成各书长句一首》

时间: 2025-05-07 07:01:14

诗句

望处阴云纵复横,落梅那更两关情。

清愁入梦时飞蝶,远树和烟欲啭莺。

多病半春诗债满,经旬无客酒缘轻。

湖亭记取初成日,正是菖蒲斫水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1:14

原文展示:

望处阴云纵复横,落梅那更两关情。
清愁入梦时飞蝶,远树和烟欲啭莺。
多病半春诗债满,经旬无客酒缘轻。
湖亭记取初成日,正是菖蒲斫水生。

白话文翻译:

远处的阴云纵横交错,落梅时节更添离愁。
清冷的愁绪在梦中化作飞舞的蝴蝶,远方的树木和烟雾似乎在吟唱黄莺。
多病的我在春天的半途中,诗债累累,积压已久;
经常无人作伴,酒也显得轻薄。
湖边的小亭子记得初成之日,正值菖蒲在水边生长。

注释:

  • 阴云:指阴沉的云,象征着忧愁和压抑的心情。
  • 落梅:梅花的凋落,常用来比喻离别。
  • 两关情:指情感的两端,可能是指失落的爱情。
  • 清愁:清晰而愁苦的情感。
  • 飞蝶:象征着自由和美好,但此处是愁苦的象征。
  • 欲啭莺:黄莺想要啼唱,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情感的渴望。
  • 诗债:指写诗所带来的情感负担。
  • 经旬无客:指长时间没有访客,感到孤独。
  • 菖蒲:一种水生植物,象征着清新和生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骏,号白石,宋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尤其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经历和时代的风貌,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湖二亭落成之际,表达了作者在亭子初成时的复杂心情。背景中可能包含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和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作者细腻的内心世界。首句“望处阴云纵复横”,开篇即以阴云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仿佛在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后面“落梅那更两关情”则直接表露出离别的情绪,梅花的凋落与离愁相互呼应,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清愁入梦时飞蝶”,蝴蝶自由翩翩,然而在此却成为愁绪的象征,暗示着梦中也难以逃避的忧伤。同时,远处的树木和烟雾中似乎传来莺歌,既有生机也有隐隐的孤独感。整首诗在描绘自然风光时,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自然与情感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最后两句“多病半春诗债满,经旬无客酒缘轻”则道出诗人在经历多病后的孤独和无奈,诗债的沉重感在春天的美好中显得格外突兀。而“湖亭记取初成日,正是菖蒲斫水生”则以湖亭的落成为结尾,似乎在表达一种新的开始,带有一丝希望和生机,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坚持和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望处阴云纵复横:远望去,阴云横亘,氛围忧郁。
  2. 落梅那更两关情:梅花落下,更添离愁,情感深重。
  3. 清愁入梦时飞蝶:清晰的愁绪在梦中化作飞舞的蝴蝶,象征着难以摆脱的情感困扰。
  4. 远树和烟欲啭莺:远处的树木与烟雾交织,仿佛在吟唱黄莺,暗示春天的生机。
  5. 多病半春诗债满:多病的我在春光中,诗的负担沉重。
  6. 经旬无客酒缘轻:长时间没有客人来访,酒也显得单薄。
  7. 湖亭记取初成日:湖边的小亭记得落成的日子,象征着新生。
  8. 正是菖蒲斫水生:正值菖蒲生长,暗示生命的延续和新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愁入梦时飞蝶”,用蝴蝶比喻梦中的愁苦。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如“落梅”和“两关情”。
  • 拟人:远树和烟欲啭莺,使得自然景物具有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阴云、梅花和清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反映了孤独与希望交织的情感。诗人在美好的春天中感受到病痛与孤寂,却仍然在落成的湖亭中寻找新的开始,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阴云:象征愁苦与压抑。
  2. 落梅:象征离别和悲伤。
  3. 飞蝶:象征自由与美好,但在此为愁苦的体现。
  4. 欲啭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情感的渴望。
  5. 湖亭: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6. 菖蒲:象征生命的延续与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落梅”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
    • B) 离愁
    • C) 快乐
  2. “清愁入梦时飞蝶”中的“飞蝶”比喻了什么?

    • A) 自由
    • B) 愁苦
    • C) 美丽
  3. 诗中提到的“湖亭”象征着什么?

    • A) 过去
    • B) 新的开始
    • C) 失落

答案:

  1. B) 离愁
  2. B) 愁苦
  3. B) 新的开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描绘春天的情景,充满感慨。
  • 《送别》王之涣:表达离别情感,情绪深沉。

诗词对比:

  • 张镃 vs. 李白:张镃的诗更注重内心感受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而李白则是直抒胸臆,豪放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性特征。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张镃的作品及其时代背景分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结构与意象进行详细剖析的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正肃吴公挽辞三首 省兵 同杜史君饮城南 天童山溪上 歌元丰五首 京兆杜婴大醇能读书其言近庄其为人旷达而廉 寄袁州曹伯玉使君 乙巳九月登冶城作 次韵酬邓子仪二首 其一 次韵杨乐道述怀之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催并 爻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厚古薄今 豆萁燃豆 鸥鸦 并世无两 隶字旁的字 桃奴 研精殚思 牙字旁的字 包含窑的词语有哪些 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计然之术 包含咀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包含阶的成语 一鳞片甲 烹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