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桂隐纪咏·柳桥》

时间: 2025-07-30 20:33:13

诗句

初因桥种柳,却用柳名桥。

桂隐从兹入,春风莫浪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0:33:13

原文展示:

初因桥种柳,却用柳名桥。桂隐从兹入,春风莫浪招。

白话文翻译:

这座桥最初是因为旁边种植了柳树而得名,后来却因这柳树的名字而称之为“柳桥”。从今往后,桂花的香气将随风飘入这里,春风也不再轻易地招摇。

注释:

  • 初因:最初因为。
  • 桥种柳:桥旁种植柳树。
  • :反而。
  • 用柳名桥:用柳的名字来称呼这座桥。
  • 桂隐:指桂花的香气。
  • 从兹入:从此进入这里。
  • 春风莫浪招:春风不再随意招摇。

典故解析:

“桂隐”可以理解为隐含的桂花香气,象征着美好和清香。柳树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柔情和哀愁,而桂花则象征着高洁和清香,两者的结合使得这首诗意境深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轩,号阮山,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清丽婉约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哲理思考,对生活和自然有着独特的见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镃在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可能是他闲游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感悟。

诗歌鉴赏:

《桂隐纪咏·柳桥》是一首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诗。诗中通过“柳桥”这一意象,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紧密结合。开篇描绘了柳树的生长与桥的命名,生动展现了柳树与桥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接着,诗人引入桂花的香气,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同时,春风的描写则为整首诗增添了动感,传达出一种闲适和宁静的气息。这种将景与情结合的写法,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美好,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感受自然的魅力。全诗简洁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初因桥种柳:开篇点明了柳树与桥的关系,柳树是桥的命名之源。
  2. 却用柳名桥:强调了柳树在桥名中的重要性,突显了自然对人文的影响。
  3. 桂隐从兹入:引入桂花的意象,暗示美好的事物即将到来。
  4. 春风莫浪招:春风的描写,不再轻易招摇,暗示一种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初因桥种柳”和“却用柳名桥”形成呼应,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柳树象征柔情,桂花象征高洁,二者结合象征着美好情感的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情与哀愁。
  • :象征高洁与清香。
  • 春风:象征生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张镃
    • C. 杜甫
  2. “桂隐从兹入”中的“桂”指的是什么?

    • A. 桂树
    • B. 桂花
    • C. 桂冠
  3. “春风莫浪招”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宁静
    • C. 激昂

答案:

  1. B. 张镃
  2. B. 桂花
  3. B.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可以将《桂隐纪咏·柳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前者侧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后者则是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兴亡吟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举酒吟 谢君实端明用只将花卉记冬春 小车行 贺人致政 忧梦吟 听天吟 和祖龙图见寄 浩歌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包含尚的成语 朗读 傀儡登场 包含徊的词语有哪些 赤字旁的字 物欲 计上心头 伊旧 月字旁的字 学不沾洽 以羊易牛 片开头的成语 判行 青幢 隈刀避箭 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