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园桂初发邀同社小饮》

时间: 2025-05-04 10:37:34

诗句

故故论年赏,新看惜未多。

一香参众树,千月下纤娥。

今雨胡能阻,秋虫亦复歌。

有情毋恡醉,斯世合婆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7:34

原文展示:

故故论年赏,新看惜未多。一香参众树,千月下纤娥。今雨胡能阻,秋虫亦复歌。有情毋恡醉,斯世合婆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秋天桂花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珍惜。虽然年年赏花,然而今年的欣赏却显得特别珍贵。桂花的香气伴随着众树,仿佛在月光下的纤细女子轻舞。即使今夜下雨,也阻挡不了秋虫的歌唱。我们有情的人不必酩酊大醉,让我们在这世间轻舞飞扬。

注释:

  • 故故:重复的意思,表示过往的事情。
  • 新看:新一轮的欣赏,表示对桂花的重新感受。
  • :指桂花的香气。
  • 千月下纤娥:形容在月光下的柔美女子。
  • 今雨胡能阻:今夜的雨怎么能阻挡呢?
  • 秋虫:秋天的虫鸣,象征着秋的气息。
  • 毋恡醉:不必酩酊大醉。
  • 婆娑:轻盈地舞动,形容生动的场景。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镃,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作品多具清新雅致之风。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秋季,正值桂花盛开之时,诗人借此机会与友人小聚,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整首诗在宁静的秋夜中,桂花的香气弥漫,伴随着虫鸣,诗人与友人共饮,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张镃通过对桂花的细致描写,表现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中提到不必酩酊大醉,反映了诗人对饮酒文化的独特理解,强调了珍惜当下、适度享受的生活哲学。整首诗在意境上清新脱俗,情感上真挚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故故论年赏:诗人回忆往年赏花的情景,表达对桂花的怀念。
    2. 新看惜未多:今年的桂花似乎更为珍贵,感受到岁月的流逝。
    3. 一香参众树:桂花的香气与其他树木交相辉映。
    4. 千月下纤娥:在月光下,桂花如同纤细的女子,轻盈动人。
    5. 今雨胡能阻:即使下雨也无法阻挡秋虫的歌唱,象征着生活的乐趣。
    6. 有情毋恡醉:呼唤有情之人要节制饮酒,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
    7. 斯世合婆娑:在这个世间,让我们共同享受轻松舞动的时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桂花比作纤细的女子,增加了诗的美感。
    • 拟人:秋虫的歌唱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和谐美丽。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强调珍惜当下、享受生命的态度。

意象分析:

  • 桂花:象征着美好和芬芳,代表了秋天的到来。
  • 月光:象征着纯洁和宁静,营造了诗意的氛围。
  • 秋虫:代表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乐章,点缀了诗的情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千月下纤娥”指的是什么?
      • A. 桂花
      • B. 月光下的女子
      • C. 秋虫
    3. 诗中提到的“毋恡醉”强调了什么?
      • A. 喝酒
      • B. 珍惜生活
      • C. 享受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秋夕》杜牧
  • 诗词对比

    • 张镃的《园桂初发邀同社小饮》与李白的《月夜思》均以月光和自然为题材,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生活的享受,后者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莫子宪中奉挽歌词三首 其三 莫子宪中奉挽歌词三首 其一 方待制挽词二首 其一 李楚老尚书挽歌词三首 其三 李楚老尚书挽歌词三首 其二 李楚老尚书挽歌词三首 其一 昭怀皇后挽歌词二首 其二 昭怀皇后挽歌词二首 其一 观山谒蒋叔明 龙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隶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负开头的成语 债务 巫云楚雨 包含池的成语 小小子 好风好雨 蛊尾 食字旁的字 豕而负涂 葬用柔日 鱼尾雁行 逾淮之橘 一曲阳关 力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