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4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42:43
重过尚湖
作者: 王昶 〔清代〕
碧水渺无际,秋风送短舲。
丝疏三汊柳,花落半湖菱。
云树情方永,烟波兴更增。
何当招地主,来此下寒罾。
这首诗描绘了尚湖的美丽景色:碧绿的湖水延绵无尽,秋风轻轻送来小船。稀疏的柳树在三条水道旁轻轻摇曳,湖面上,菱角的花瓣纷纷落下。湖边的云树之间,情意愈加深厚,烟波浩渺,兴致也愈加浓厚。什么时候能够邀约朋友,来这里一起下网捕鱼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昶,清代诗人,字子懋,号耕莘,生于1713年,卒于1796年。王昶以其诗词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重过尚湖》成诗于清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之时,诗人游览尚湖时,感受到自然的静谧和人际的温情,因而作此诗以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重过尚湖》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湖泊的无边无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惬意的氛围。首句“碧水渺无际”以浩瀚的湖面引入,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接着“秋风送短舲”则将秋季的凉爽与小船的轻盈结合,构成了生动的画面。
诗的中间部分通过“丝疏三汊柳,花落半湖菱”描绘了湖边的柳树和菱角花,展现了自然的细腻与柔美。柳树的稀疏与花瓣的落下,都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云树情方永,烟波兴更增”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情厚谊,云树与湖波的相互映衬,使得情感愈加深沉。
最后,诗人以“何当招地主,来此下寒罾”结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渴望能够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感。这不仅是对大自然的礼赞,也是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尚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相聚的渴望,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短舲”指的是什么?
A. 大船
B. 小船
C. 渔船
D. 货船
诗中“何当招地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向往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