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7:38
桂枝香
施翠岩 〔宋代〕
西风满目。渐院落悄清,愁近银烛。多少虫书堕翠,又随波縠。姮娥半露扶疏影,向虚檐似知幽独。浦鸿声断,枝乌漏永,芳梦难续。记旧日离亭细嘱。早归趁香边,频泛醽醁。谁遣而今,对景黛娥双蹙。玉鞭但共秋光远,漫空怜如许金粟。露零襟冷,萧萧更兼,数竿修竹。
秋风瑟瑟,满眼凋零的景象。院落逐渐清静,愁绪如银烛般闪烁。多少虫鸣声犹如落在青翠的草地上,又随波荡漾。月亮的影子半露在树梢,似乎向空檐低语,知道我独自幽静。水边鸿雁的叫声渐渐消失,树枝上乌鸦的叫声显得悠长,芳香的梦境难以继续。记得当年在离亭时的细语叮嘱,早归时趁着香气,频频品尝美酒。如今对着这美景,黛眉双皱,谁让我们如此。玉鞭只伴秋光远去,漫空怜惜这样如金的粟米。露珠滴落,衣襟冰冷,萧萧秋风中,更显得几竿修竹的清冷。
施翠岩,宋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与情感,作品多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内心情感,与大自然的关系。
《桂枝香》创作于秋冬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对旧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感伤。
《桂枝香》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内心的孤独感。开头以“西风满目”引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随后的“渐院落悄清”更是加深了这种孤独的情感。诗中反复提到的“愁”字,贯穿始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思念。通过虫鸣、月影、鸿声等意象,诗人展现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失落感,构建出一幅秋天的萧条画面。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旧日的情景,与友人离别时的叮嘱,渗透出浓浓的思乡情怀。诗中“早归趁香边,频泛醽醁”一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珍惜,而“黛娥双蹙”则突显了眼前景象带来的忧伤。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织,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共鸣,令人感受到深深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主题深刻,情感真挚。
《桂枝香》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施翠岩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姮娥”象征的是:
A) 秋天
B) 孤独与美丽
C) 离别
D) 友情
诗中“早归趁香边,频泛醽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思乡
B) 忧伤
C) 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D) 离别
《桂枝香》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李清照的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女性的细腻情感,而施翠岩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两者在用词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