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1:28
桂枝香 寄怀白下何次德孝廉
作者:华胥 〔清代〕
新凉时节。怅秣陵潮远,鸣鸡天末。蓼雨颦波,不尽闲愁相接。断蝉岂为西风老,伴孤吟一枝凄绝。雁绳横写,夕阳明处,乱峰残缺。曾倚艇春江烟阔。想百尺朱楼,暮帘时戛。燕子身轻,何事不随花月。乌衣玉尘风流在,尽年年负他桃叶。几时问渡,秦淮听数,旗亭歌阕。
在新凉的时节,遥望秣陵潮水渐远,天边传来鸣鸡声。蓼草在细雨中轻轻颤动,无法尽数心中的闲愁。断续的蝉声又怎能因西风而衰老,只是陪伴我孤独的吟唱,显得如此凄惨。雁群的飞影横划天际,夕阳洒下光辉,山峰轮廓模糊不清。我曾倚着船只,春江的烟雾弥漫。想起那百尺高的朱楼,暮色中帘幕轻轻摇曳。燕子身姿轻盈,怎会不随花月而去。乌衣的街道、玉尘的风流依然在,年年却只负了那桃叶。几时才能问渡,听秦淮水边的歌声,和旗亭中的歌阕。
“秣陵潮远”提及南京的水乡风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桃叶”指的是桃花源的意象,象征着理想中的生活。
作者介绍:华胥,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常蕴含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之时,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怀念。
《桂枝香 寄怀白下何次德孝廉》是一首充满浓厚乡愁和孤独感的词作。开篇以“新凉时节”引入,营造出一幅清新而略显凄凉的画面,随着季节的更替,诗人心中的愁绪也愈发明显。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
“断蝉岂为西风老”,此句通过断续的蝉鸣,映射出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感叹,诗人对生命的脆弱有着深切的理解。而后面的“燕子身轻,何事不随花月”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向往,燕子轻盈的身影与花月的交替,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传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暖。对于人生的感悟,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交织,展示出一种深刻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此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华胥所写的《桂枝香》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新凉时节”中的“凉”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蓼雨”主要描绘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华胥的《桂枝香》更加侧重于对友人的怀念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洒脱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