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6:22
书簏堆愁,酒痕成泪。
风光只解供憔悴。
古之贫者是何人,
锦囊佳句来驴背。
是此生涯,尽多况味。
蠹馀鼠剩难教废。
今之贫者是何人,
与君共拟诗瓢醉。
书桌上堆满了忧愁,酒杯的痕迹化作了泪水。
美好的风光只懂得让人更加憔悴。
古时候的贫者又是谁呢?
他们的锦囊佳句是驴背上带来的。
这样的生活,尽是各种滋味。
书虫啃噬的残余也难以教人废弃。
而今的贫者又是谁呢?
愿与君共酌,醉于诗中。
陈世祥,清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踏莎行》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知识分子困境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古今贫者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踏莎行》通过对比古今贫者的生活境遇,深刻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诗歌的慰藉。诗的开头“书簏堆愁,酒痕成泪”,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仿佛在诉说着对生活的无奈与绝望。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古代贫者的境遇,他们虽贫困却能“锦囊佳句来驴背”,显示出一种文化的自豪感和精神的富足。
而现代贫者则相对失去了这种文化传承,诗人感叹“今之贫者是何人”,不仅是在询问身份,更是在探讨当今社会对文化的忽视。最后一句“与君共拟诗瓢醉”则展现了诗人对友谊与诗歌的向往,通过饮酒作诗来寻求心灵的寄托。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反思与对诗歌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的追求与坚持。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探讨贫困与文化的关系,表现出在困境中追求精神寄托的渴望。诗人通过对古今贫者的对比,表达了对文化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中“书簏堆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快乐
b) 忧愁
c) 无奈
“古之贫者是何人”这句诗意在强调?
a) 古人的富有
b) 古人的智慧
c) 古人的身份
“与君共拟诗瓢醉”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厌倦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财富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