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莎行》

时间: 2025-05-01 05:39:40

诗句

梨梦凝愁,柳烟待语,春痕依旧无寻处。

踏青生怕见扬花,因循总误繁华侣。

树引晴风,波围翠屿,舟声桨影游人聚。

斜阳辞客复迟迟,明朝说有深深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9:40

原文展示

踏莎行
作者:汪洋

梨梦凝愁,柳烟待语,春痕依旧无寻处。
踏青生怕见扬花,因循总误繁华侣。
树引晴风,波围翠屿,舟声桨影游人聚。
斜阳辞客复迟迟,明朝说有深深雨。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在春日踏青时的愁绪。诗人描绘了梨花的梦境中凝结的愁苦和柳烟中似乎等待倾诉的情感,春日的痕迹依旧难以寻觅。踏青之时,生怕遇见春花的绚烂,因而错失了繁华的伴侣。树木引来晴风,清波环绕着翠绿的岛屿,船声和桨影使游人聚集在一起。斜阳下,送别的客人慢慢离去,明天却预示着将有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

注释

  • 梨梦凝愁:梨花的梦中凝聚了愁苦。
  • 柳烟待语:柳树的烟雾似乎在等待着倾诉。
  • 春痕:春天的痕迹与踪迹。
  • 踏青:春游,踏青寻春。
  • 因循:因循守旧,徘徊不前。
  • 繁华侣:繁华的伴侣,指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 斜阳:夕阳,代表时间的流逝。
  • 深深雨:指春雨,象征着新的生命和希望。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却与传统的春游、送别等主题相呼应,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带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洋,现代著名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美好与哀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借助春日的景象抒发自己的情感,反映了在美好时光中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过往的感怀。

诗歌鉴赏

《踏莎行》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梨梦凝愁,柳烟待语”以细腻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愁苦的心境,梨花的梦境和柳树的烟雾仿佛在诉说着离愁别绪。接下来的“踏青生怕见扬花”更是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惧怕,似乎在担心一旦看到绚烂的花朵,就会唤起更多的思绪与忧伤。

诗中“树引晴风,波围翠屿”描绘了一个安静而美丽的春日场景,悠闲的游人与轻柔的波浪形成了鲜明对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而“斜阳辞客复迟迟”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夕阳西下,送别的情景和明日的春雨,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期待。整首诗通过春天的变化,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梨梦凝愁:梨花的梦境中蕴含着愁苦,象征失去的美好。
    • 柳烟待语:柳树的烟雾似乎在等待着倾诉,表现内心的孤独。
    • 春痕依旧无寻处:春天的痕迹依旧存在,但却难以寻觅,暗示对过往的怀念。
    • 踏青生怕见扬花:春游时害怕看到盛开的花,表现对繁华的无奈和错失。
    • 因循总误繁华侣:因循守旧反而错过了美好的伴侣。
    • 树引晴风,波围翠屿:树木吸引着晴朗的风,波浪环绕着翠绿的小岛,描绘出一幅春日的美景。
    • 舟声桨影游人聚:船声与桨影相互交织,游人因此而聚集,展现了生动的春日场景。
    • 斜阳辞客复迟迟:夕阳下,送别的客人缓缓离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明朝说有深深雨:明天将有春雨降临,预示着新的开始。
  • 修辞手法

    • 比喻:梨梦、柳烟的描绘让自然景象具有人格化,增强了诗的情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诗句更加生动。
    • 对仗:如“舟声桨影”与“树引晴风”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期许。

意象分析

  • 梨梦:象征美好而短暂的事物,隐含对过去的怀念。
  • 柳烟:象征等待与期盼,表现内心的孤独。
  • 春痕: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变化。
  • 扬花:象征繁华,暗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带有惆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梨梦凝愁”意指: A. 梨花正在开放
    B. 梨花的梦中蕴含愁苦
    C. 梨花的香气弥漫

  2. “踏青生怕见扬花”表达了诗人的: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繁华的恐惧
    C. 对过去的怀念

  3. 诗中“斜阳辞客复迟迟”传达了: A. 送别的匆忙
    B. 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C. 夕阳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时局的悲凉。
  • 《滕王阁序》(王勃): 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对比

  • 《春望》与《踏莎行》:两首诗都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情感,但前者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而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现代诗歌选》

相关查询

东溪别业寄吉州段郎中 途中逢孙辂因得李频消息 将谒商州吕郎中,道出楚州,留献章中丞 君不来 送相里烛 别喻凫 旅次钱塘 听新蝉寄张昼 晓角 詹碏山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今草 疋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不值一谈 魚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惊世骇目 迁地 构怨伤化 包含切的词语有哪些 观貌察色 鼻肿眼青 摇头叹息 皿字底的字 包含落的词语有哪些 莲像 役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