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10
双剑频能合,羁栖思若何。
佩萇酬令节,酌酒一高歌。
雁字秦关远,牛衣洛下多。
灯前君且醉,行乐在烟萝。
两把剑频繁地交合,心中思念不知如何表述。
佩戴着艾草来庆祝这个节日,喝酒高歌一曲。
大雁的字形飞向遥远的秦关,牛衣下的洛阳风光多么繁华。
在灯光下你且尽情喝醉,乐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
“佩萇酬令节”提到的艾草,源于中国古代端午节的习俗,佩戴艾草是为了驱邪避害,保佑平安。
作者介绍:李英,明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生活中的细节与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正值秋天,诗人借节日的氛围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九日陆山人华甫见过夜集得歌字》是一首表达友情、思乡和庆祝节日的诗。开篇“双剑频能合”以剑喻友情,表现出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同时引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佩萇酬令节”,则把节日的庆祝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诗中提及的“雁字秦关远”,既是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距离的遥远。最后一句“行乐在烟萝”,则强调了当下的欢愉与洒脱,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气韵生动,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了一种洒脱、乐观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庆祝节日的快乐,以及对生活的积极向上态度,传达出一种人生态度的乐观与洒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双剑频能合”中,剑象征着什么?
A. 竞争
B. 友情
C. 战争
诗中提到的“佩萇”是用于什么节日的习俗?
A. 春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