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9:07
宿峨桥化城寺二首
作者:杨万里 〔宋代〕
一溪秋水一横桥,
近路人家却作遥。
柳遶溪桥荷遶屋,
何须更著酒旗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景象:一条溪水流过,横跨着一座桥,附近的人家看上去却显得遥远。柳树环绕着溪桥,荷花围绕着房屋,根本不需要再挂上酒旗来招揽客人。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它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怀反映了宋代士人的闲适生活与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融合个人的感受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宋代盛世,诗人身处宁静的环境,感受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的恬淡,因而写下了这两首诗,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考。
杨万里的《宿峨桥化城寺二首》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秋日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一溪秋水一横桥”直接描摹了自然景观,溪水与桥的组合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接下来的“近路人家却作遥”则引入了人文元素,诗人观察到虽然人家就在附近,却似乎与自然界的和谐有些隔阂,隐含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感。
随后,诗人描绘了“柳遶溪桥荷遶屋”,用“绕”字体现出柳树及荷花的生机与活力,呈现出自然的繁茂之美。最后一句“何须更著酒旗招”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认为自然之美和人际交往的真诚不需要外在的喧嚣来招引,生活的宁静与自足才是最令人向往的。
整首诗以简洁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情怀,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
诗中“何须更著酒旗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