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2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3:16
寒毬著意殿馀芳,小底来禽大海棠。
初喜艳红明莟子,忽看淡白散花房。
风光不到棘围里,春色也寻茅舍旁。
便有蜜蜂三两辈,喙长三尺绕枝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欣赏和对自然的热爱。寒毬花的香气在殿宇之余显得格外动人,小鸟正飞来啄食大海棠的花蜜。初见艳丽的红色花朵,让我感到欢喜,却又不经意间发现淡白色的花瓣点缀在四周。美丽的风景未曾到达荆棘围起的地方,春天的气息却在茅屋旁悄然绽放。此时,几只蜜蜂忙忙碌碌地在花枝间飞舞,仿佛在为这春光增添生气。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安人,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精致的描写而闻名,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杨万里在贡院读书时期。诗人对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感到由衷的喜悦,表现出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他在求学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受。开篇“寒毬著意殿馀芳”,便以“寒毬”花的芳香引入,暗示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来临。接着,诗人描绘了小鸟在大海棠上欢快啄食的情景,生动而富有情趣,显示出自然界的生机。
“初喜艳红明莟子,忽看淡白散花房”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色彩的敏感,从红色的海棠花转而发现了淡白色的花朵,体现了对细节的捕捉与欣赏。诗人在这里不仅仅停留在视觉的描绘,更通过对比展示了春花的多样性与和谐美。
“风光不到棘围里,春色也寻茅舍旁”,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感慨,尽管自然美好,但有些地方却被荆棘所隔离,暗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可能面临的障碍,然而春天的气息依然在茅屋旁悄然流淌,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希望。
最后一句“便有蜜蜂三两辈,喙长三尺绕枝忙”则为整首诗增添了动感,蜜蜂的忙碌与春花的盛开交相辉映,表现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活力。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更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也展现了生活中所面临的障碍与希望,给予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选择题:寒毬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小鸟啄食的是_____的花蜜。
判断题: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冷漠态度。(对/错)
以上对比展示了两位诗人在春天主题上的不同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