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4:41
歌丰年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稔岁非常岁,时时雾雨并。
陂塘留夜月,涧欲泻秋声。
卧裌惊宵冷,披纱怯晓清。
水泉俱自足,阡陌更无争。
荷锸疏余浸,腰镰候小晴。
秫材寒眼富,酒兴老涎生。
便觉糟床注,还欣庾粟盈。
新君钟瑞庆,旧俗迓升平。
赛社鸡豚肯,迎神笳鼓鸣。
支离自尊受粟,一饱愧斯氓。
丰收的年份异常丰盛,时常雾雨交加。
塘边的月光留住了夜色,山涧传来秋天的声音。
躺在床上惊醒于夜的寒冷,披上薄纱又畏惧清晨的凉意。
水泉充盈自足,田间小路没有争斗。
用锄头疏浸的荷田,腰间的镰刀等待小雨的到来。
高粱丰收眼前富足,酒兴渐浓惹人沉迷。
酒坛已灌满,心中仍欢喜于稻谷的丰盈。
新任的官员钟爱瑞气,旧日的习俗迎来安宁。
社祭的鸡和猪愿意献祭,迎接神灵的笳声鼓声齐鸣。
支离的我自尊地享受着粮食,心中却有些愧疚于这些农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新君钟瑞庆”可理解为新任的官员重视民生,带来安宁和富足的象征。社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民俗活动,象征着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与感恩。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介甫,号陶山,南宋时期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作常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民生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歌丰年》创作于一个丰收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丰收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与理解,以及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歌丰年》是一首描绘丰收景象的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农田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全诗以“丰年”为主题,开篇便以“稔岁非常岁”引入,强调了这一年的特殊与丰饶。接下来的描写通过细腻的意象,如“陂塘留夜月”和“涧欲泻秋声”,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幻和丰收的喜悦。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的细致描绘,也融入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节庆习俗。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社祭、迎神的场景,反映出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表达了对于传统习俗的尊重与传承。最后一句“支离自尊受粟,一饱愧斯氓”,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享受丰收的果实,但也对农民的辛劳感到一丝愧疚,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整首诗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生活气息,使人感受到丰年带来的喜悦与感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丰年带来的喜悦与安宁,表达了对农民辛劳的感慨与敬意,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稔岁”是指什么?
A. 丰收的年份
B. 干旱的年份
C. 冰冷的年份
“迎神笳鼓鸣”中的“笳鼓”指的是什么?
A. 祭祀用具
B. 音乐器具
C. 农具
诗人对农民的态度是?
A. 感到愧疚
B. 以讽刺态度
C. 给予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歌丰年》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主题上均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歌丰年》更注重丰收的喜悦与农民生活的细节,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的隐逸情怀。
以上内容为对姜特立《歌丰年》的全面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