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5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2:19
非农非吏本同尘,
胸次何时不是春。
户外松筠随意好,
山中风景逐时新。
择乡幸喜仁为里,
省已深惭德有邻,
事契姻联非一日,
向来俱是异邦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身份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慨。作者认为自己既不是农人也不是官吏,都是生活在尘世中。心胸开阔时,总是春意盎然。户外的松树和竹子,随意生长,令人心情愉悦;山中的风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更新。选择居住的地方,庆幸与仁德之人相伴,而自己则为邻里之间的德行感到惭愧。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与婚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回想起来,彼此之间都是来自不同地域的人。
作者介绍:姜特立(约1085年-约1165年),字子厚,号白华,南宋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歌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人际关系,常常涉及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的重要阶段。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身份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开篇的“非农非吏本同尘”直接表明了诗人的身世与社会角色,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接着,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寄托,描绘户外松竹的随意之美,和山中风景的时新,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在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诗人提到“择乡幸喜仁为里”,这不仅是对邻里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与期望。而“省已深惭德有邻”则显示了作者对自身的谦卑与对他人的敬仰,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道德观念。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归属感,虽身处异乡,却因德行而感到亲近,显示了诗人对同道中人的珍视与感慨。通过对自然与人际的描绘,最终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采用了比喻(如春天比喻心境),对仗(如户外松筠与山中风景),以及象征(松竹象征坚韧与高洁)。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个人身份与人际关系的探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情的珍视,体现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思熟虑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测试:
诗人认为自己属于哪个身份?
诗中提到的“松筠”象征什么?
诗人对邻里的德行感到怎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深入理解《和王粹中》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