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兰花》

时间: 2025-05-06 02:26:08

诗句

红绦约束琼肌稳。

拍碎香檀催急衮。

垅头呜咽水声繁,叶下间关莺语近。

美人才子传芳信。

明月清风伤别恨。

未知何处有知音。

长为此情言不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6:08

原文展示:

木兰花
——晏殊 〔宋代〕

红绦约束琼肌稳。
拍碎香檀催急衮。
垅头呜咽水声繁,
叶下间关莺语近。
美人才子传芳信。
明月清风伤别恨。
未知何处有知音。
长为此情言不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在春日的情景。她的红绦束缚着娇嫩的肌肤,宛如琼玉般稳妥。香檀的气味在急促的衣裳上飘散,伴随着水的低吟,声音变得更加动人。树叶下,黄莺在轻声细语,似乎在传递着情感的消息。美丽的女子与才子之间传递着情意,明亮的月光和清风却让人感到别离的伤感。无奈的是,不知何处才能找到真正的知音,令人对这情感长久无法倾诉。

注释:

  • 红绦:红色的丝带,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 琼肌:指肌肤如玉,形容女子的肌肤细腻光滑。
  • 香檀:指香气四溢的檀木,常用于制作衣物。
  • 呜咽:形容水声低沉细腻,充满情感。
  • 间关:形容声音的传递,细微而亲近。
  • 明月清风:象征着自然环境的美好,映衬离别的愁苦。
  • 知音:可以理解为志同道合的人或能够理解情感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字叔华,号莲峰,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词风婉约、清丽,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在政治上曾任多种官职,生活经历丰富,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创作背景:

《木兰花》创作于晏殊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思考。此时的社会环境中,士人们对诗词的热爱与追求,形成了浓厚的文人气息,同时也带来了对离别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木兰花》是一首典型的婉约派词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开篇以“红绦约束琼肌稳”引入,表现了女子的美丽与优雅,色彩鲜明,给人以视觉冲击。而“拍碎香檀催急衮”则通过香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急切的情感。接下来的“垅头呜咽水声繁,叶下间关莺语近”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情感的细腻,水声与莺声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中间的几句提到“美人才子传芳信”,表达了对真挚情感的向往,但“明月清风伤别恨”又让人意识到离别带来的痛苦,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长为此情言不尽”,则是对情感的无尽追忆,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与无奈,令人心生共鸣。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讲究,既有春日的生机,也有离别的伤感,展现了晏殊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绦约束琼肌稳:红色的丝带束缚着娇嫩的肌肤,表现女子的美丽与端庄。
  2. 拍碎香檀催急衮:香檀的气息在衣衫上飘散,形容女子的衣物与气息的交融。
  3. 垅头呜咽水声繁:水声低沉而细腻,象征着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4. 叶下间关莺语近:黄莺在树叶间轻声细语,传达出亲密的情感。
  5. 美人才子传芳信:才子与美人之间互相传递情感的信件,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
  6. 明月清风伤别恨:月亮与清风的陪伴却让人感到离别的痛楚。
  7. 未知何处有知音:感叹对知音的渴望,表达孤独感。
  8. 长为此情言不尽:对这份情感的无尽诉说,表达出情感的深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琼肌”比喻女孩的肌肤,形象生动。
  • 拟人:水声与莺声被赋予生命,传达情感。
  • 对仗:如“明月清风”和“别恨”,形成和谐的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爱情与离别的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自然意象的结合,展现了人们对真挚情感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无奈。诗人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绦:美丽与青春的象征。
  • 香檀:优雅和温暖的象征。
  • 水声:复杂情感的体现,象征思念与愁苦。
  • 莺语:亲密与交流的象征。
  • 明月清风:自然之美与离别之痛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木兰花》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晏殊
    D. 苏轼

  2. “红绦约束琼肌稳”中“琼肌”指的是哪个意象?
    A. 美好的情感
    B. 女子的肌肤
    C. 自然风景
    D. 离别的愁苦

  3. 整首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爱情与离别
    C. 自然风光
    D. 生活哲理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晏殊 vs 李清照:两位词人的作品都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但晏殊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晏殊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吴山人长吟阁用韵四首 其三 中秋与诸季及德久昆仲望月同饮 寄李季章参政 秋夜 题高房山画 别徐光岳宿静海寺 过岗山 哭李息斋大学士 其二 大言诗 咏六和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祅石汤 十样锦 挟义 面讦 刀字旁的字 三汤两割 言和 女字旁的字 玉想琼思 气开头的成语 浮而不实 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腑的成语 齐字旁的字 循名核实 放生池 手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