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5:57
《烛影摇红 次韵》
作者:仇远 〔宋代〕
中酒情怀,怨春羞见桃花面。
王孙别去草萋萋,十里青如染。
不恨梨云梦远。恨只恨盟深交浅。
一般孤闷,两下相思,黄昏依黯。
楼依斜阳,翠鸾不到音书远。
绿窗空对绣鸳鸯,缕凭谁剪。
知在新亭旧院。杜鹃啼东风意懒。
便归来后,也过清明,花飞春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天饮酒时的情感,感叹春天羞于见面桃花的娇艳。王孙离去,草木繁盛,似乎染上了深深的青色。并不怨恨梨花的梦远,只怨恨深情的约定却交情浅薄。两人都感到孤独,彼此思念,在黄昏时分更加黯淡。楼阁在斜阳下,翠鸟没有音信,书信音讯全无。空对绿窗中的绣鸳鸯,谁来剪断这缕情思?知道他在新亭旧院,杜鹃在东风中叫唤,情意显得懒散。即便他归来,也已过了清明,春天的花儿纷飞,渐渐凋谢。
作者介绍:仇远,字友仁,号逸人,南宋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其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末,正值清明时节,诗人内心充满了离愁别绪。在春日的美丽景色中,诗人却因思念而感到孤独和失落,反映了他对友情和爱情的深刻感悟。
《烛影摇红 次韵》是一首充满感情的抒情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对春天、离别和思念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刻而又细腻的情感。诗的开头,作者通过“中酒情怀,怨春羞见桃花面”表达了饮酒后的忧伤,春天的美好与自己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怨怼。接着,诗人提及“王孙别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草萋萋的意象不仅表现了春天的大好景色,也隐喻了恋人离去后的孤独感。
整首诗以“恨”字贯穿始终,诗人对深情的约定与实际交往的浅薄感到失望,情感的深度与表面的交往之间的反差,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后半部分通过描绘斜阳、翠鸾、绿窗等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音信杳无的惆怅与对爱情的期待,最后以春天的凋零作为结尾,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愁别绪,表达了对深情的期待与对短暂春光的惋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孙”指代的是谁?
诗中“黄昏依黯”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翠鸾”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