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6:40
竟无计。作个乡农,荷笠归大理。叹彩云春散,爱晴一草,潘安才费。耿使星天际。渝州四月千花委。为杜宇,穿了望眼,铜仙铅泪。甚巴云底。又扁舟东下,蒲团面壁。从今消尽世味。生生誓撇残书,补陀山自挑行李。问何年仍挂衲峨眉,淘滩灌水。自失潜庵约,南天何限心悴。
无奈之下,我只能做个乡村农夫,戴着斗笠回到大理。叹息春天的彩云已散去,唯有晴天的一片草地让我留恋,潘安的才华也因此白费。夜空中的星星又把我引向远方。渝州四月,万花纷谢。听杜鹃啼叫,尽管我已望眼欲穿,仍然流下铜水铅泪。云雾之下,是我又一次乘船东下,独坐蒲团面壁而思。从今往后,我将消尽世间的种种滋味。发誓要抛弃残书,背上行李自去补陀山。问何时还能再挂起僧袍在峨眉山,漫步淘滩,灌水而过。心中失去的潜庵约定,南天何止限于我心的悔恨。
赵熙,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独特。
《还京乐》创作于赵熙对人生无常、归属感缺失的深刻思考之中,反映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及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还京乐》是一首充满乡愁与哲思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开头的“竟无计”便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失落,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在描绘大理自然美景的同时,诗中掺杂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潘安才费”,不仅是对自身才华的自嘲,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逐渐转向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诗人以“自失潜庵约,南天何限心悴”收尾,既是对理想的追求,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深刻揭示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孤独与挣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给人以深思。
诗歌通过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失落感的描绘,展现了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孤独与挣扎,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潘安”是指什么?
诗人的归隐生活向往与现实感受是怎样的?
“铜仙铅泪”象征着什么?
答案: 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