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3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31:21
原文展示:
送龚员外赴江州幕 徐铉 〔唐代〕 烦君更上筑金台,世难民劳藉俊才。 自有声名驰羽檄,不妨谈笑奉尊罍。 元规楼迥清风满,匡俗山春画障开。 莫忘故人离别恨,海潮回处寄书来。
白话文翻译:
请您再上一层筑金台,世道艰难民众劳苦需要您的才华。 您的名声早已传遍四方,不妨在宴会上谈笑风生。 元规楼高耸,清风满楼,匡俗山的春景如画屏展开。 不要忘记老朋友的离别之恨,海潮退去时请寄信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五代至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徐铉在南唐时官至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诗文多有佳作,风格清新自然,尤以五言诗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为送别龚员外赴江州幕府而作。诗中表达了对龚员外的赞赏和期望,同时也流露出离别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龚员外的赞美和期望,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时局的关切。首联直接提出对龚员外的期望,希望他能在艰难的时局中发挥才华。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和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龚员外的名声和才华。尾联则转为离别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期待再次相聚的愿望。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期望。诗人通过对龚员外的赞美和期望,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时局的关切。同时,诗中也流露出离别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期待再次相聚的愿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筑金台”比喻什么? A. 招贤纳士的地方 B. 高耸的楼阁 C. 美丽的花园 D. 繁华的市场
诗中的“羽檄”象征什么? A. 军事文书 B. 名声远扬 C. 美丽的鸟 D. 快速的马
诗中的“尊罍”象征什么? A. 古代酒器 B. 美丽的花朵 C. 珍贵的宝石 D. 高贵的服饰
诗中的“元规楼”象征什么? A. 高耸的楼阁 B. 美丽的花园 C. 繁华的市场 D. 宁静的村庄
诗中的“匡俗山”象征什么? A. 风景秀丽的山 B. 繁华的市场 C. 宁静的村庄 D. 美丽的花园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