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3:02
原文展示:
移饶州别周使君 徐铉 〔唐代〕 正怜东道感贤侯,何幸南冠脱楚囚。 睆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 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征兵主尚忧。 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
白话文翻译:
我正感慨东道主的贤明,何其幸运能从囚禁中解脱。 在睆伯台前结束了告别宴会,乔公亭下停泊着我的行舟。 四年的流放生活使我日渐衰老,而国家征兵之事仍让君主忧心。 我将前往鄱阳湖,身着青衫,面容憔悴,泪水交织。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唐代文学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他以文学知名,尤其擅长诗文。此诗是他在流放期间所作,表达了对周使君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徐铉在流放期间所作,表达了对周使君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南冠脱楚囚”暗示了他从困境中解脱的经历。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徐铉在流放期间的复杂情感。首联中,他对周使君的贤明表示感慨,并庆幸自己能从囚禁中解脱。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他在流放地的别宴和行舟情景,以及他对国家征兵之事的忧虑。尾联则抒发了他即将前往鄱阳湖的悲凉心情,青衫憔悴,泪水交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具体场景的描绘,传达了作者深沉的感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流放期间的感慨和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以及对周使君的感激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南冠脱楚囚”比喻什么? A. 从困境中解脱 B. 被囚禁 C. 流放 D. 告别
诗中提到的“睆伯台”和“乔公亭”分别是什么? A. 告别宴会的地点和行舟停泊的地点 B. 流放地的地名 C. 作者的家乡 D. 君主的居所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虑 C. 悲凉 D. 平静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