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诉衷情》

时间: 2025-05-06 01:57:28

诗句

西楼杨柳未胜烟。

寒峭落梅天。

东风渡头波晚,一棹木兰船。

花态度,酒因缘。

足春怜。

屏开山翠,雨怯云娇,尽付愁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7:28

诉衷情

作者: 高观国 〔宋代〕

原文展示:

西楼杨柳未胜烟。寒峭落梅天。东风渡头波晚,一棹木兰船。花态度,酒因缘。足春怜。屏开山翠,雨怯云娇,尽付愁边。

白话文翻译:

在西楼的杨柳还没有被烟雾笼罩,寒冷的天气让梅花凋落。东风吹拂着渡口,晚波轻轻荡漾,一只木兰船在水面上滑行。花儿的姿态,酒的缘分,令人心怀怜惜。屏风后山色苍翠,雨水让云朵显得娇嫩,这一切都倾诉着我的愁苦。

注释:

  • 杨柳:指的是柳树,通常象征着春天和柔情。
  • 寒峭:寒冷而显得凛冽,形容天气的寒冷。
  • 落梅:梅花在寒冷中凋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思念的情感。
  • 东风:春天的东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木兰船:一种船只,常与江南水乡的生活相关。
  • 花态度:花的姿态和状态,暗示花的美丽和生命的短暂。
  • 足春怜:对春天的怜惜与感慨。
  • 屏开山翠:屏风后面是青翠的山峦,寓意着美好的自然景色。
  • 雨怯云娇:雨水让云显得娇嫩,表现出细腻的情感。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杨柳”和“梅花”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用以表达离愁别绪。杨柳依依,象征着依恋与离别;梅花则在严寒中凋谢,象征着坚韧与不屈。东风的意象则常常与春天的到来相关,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观国是宋代著名的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风细腻婉约,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自然的美。他的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的风光,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诉衷情》创作于宋代,这一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和愁苦。

诗歌鉴赏:

整首《诉衷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日的景象,同时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开篇以“西楼杨柳未胜烟”引入,给读者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杨柳的柔美与“寒峭落梅天”的冷峻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下来的描写中,东风、波晚、木兰船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

“花态度,酒因缘”一句,将自然与人事结合,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怀。屏风后面的山色和雨中的娇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不仅有自然景物的描绘,还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爱情的渴望,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楼杨柳未胜烟:西楼的杨柳在烟雾中显得朦胧,暗示离别的惆怅。
  2. 寒峭落梅天:寒冷的季节梅花凋落,反映出时光的无情。
  3. 东风渡头波晚:东风吹拂,晚波轻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一棹木兰船:一只木兰船轻轻划过水面,象征着旅途中孤独的心情。
  5. 花态度,酒因缘:花的姿态与酒的缘分交织,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眷恋。
  6. 足春怜:对春天的怜惜,体现出对生命的热爱与感慨。
  7. 屏开山翠:屏风后面是青翠的山景,暗示自然的美好。
  8. 雨怯云娇,尽付愁边:细雨中的娇云,倾诉着诗人心中的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杨柳、梅花比作离愁别绪的象征。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雨怯云娇”。
  • 对仗:如“花态度,酒因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人在对自然的细腻刻画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展现了对爱情的眷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柔情与离别。
  • 梅花:象征坚韧与冷酷的现实。
  • 东风:象征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 木兰船:象征旅途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楼杨柳”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离愁别绪
    • C. 冷酷的现实
  2. “寒峭落梅天”中的“寒峭”指的是:

    • A. 温暖
    • B. 寒冷而凛冽
    • C. 安静
  3. 诗中的“东风”象征着:

    • A. 冬天
    • B. 春天的希望
    • C. 秋天的落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与高观国的《诉衷情》,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离愁的感慨,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高观国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反映个人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高观国词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社日醉起 次韵秉文初九日过先垄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其四十 怀明叔晚题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无月赋诗三首 其二 谒孺子祠 枕上 寄韩季萧二首 其一 呈张太平三首 雨中忆花寄怀曾季永严从礼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歆美 牛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包含矩的成语 变化不穷 豆字旁的字 九泉无恨 山身 寸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鉴结尾的成语 池鱼幕燕 朱唇粉面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漫无边际 黑脸 不欺暗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