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浣溪沙》

时间: 2025-05-02 18:22:57

诗句

阅尽千花泪湿衣。

东风南浦未成归。

萋萋芳草伯劳飞。

几日江楼同旷望,碧云萧澹楚天垂。

天涯何事与心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2:57

原文展示

浣溪沙
陈方恪 〔清代〕

阅尽千花泪湿衣。
东风南浦未成归。
萋萋芳草伯劳飞。
几日江楼同旷望,
碧云萧澹楚天垂。
天涯何事与心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万千花瓣的悲伤之后,满心愁苦,衣衫湿透。春风吹拂,但在南岸上却仍未能归去。芳草萋萋,伯劳鸟在空中飞舞。几天以来,我在江楼上遥望,淡淡的碧云在楚天之下低垂。天边的事情,为什么总是与我的心思相违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阅尽:看尽;经历过很多。
  • 泪湿衣:眼泪湿透了衣衫,表达悲伤。
  • 东风:春风,象征温暖与希望。
  • 南浦:指南方的渡口或岸边。
  • 萋萋芳草:繁茂的芳草,象征生机与活力。
  • 伯劳:一种鸟,象征自由与思念。
  • 旷望:远望,放眼望去。
  • 碧云萧澹:碧蓝的云朵,轻柔而淡薄。
  • 楚天:指楚地的天空,象征故乡。
  • 天涯:遥远的地方,象征离别与思念。
  • 心违:心中所想的与现实相违背。

典故解析
“伯劳飞”常常用来象征思念与离别。在古代诗词中,伯劳鸟常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楚天则多用来指代江南水乡,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方恪,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因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而受到后人称道。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浣溪沙》创作于清代,正值作者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因生活的变故或离别的伤感而引发创作。诗中蕴含了对故乡与自然的深切思念,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浣溪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透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头两句“阅尽千花泪湿衣”,以“千花”引申出诗人的阅历与感受,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悲伤,似乎在诉说着经历过的种种磨难与失落。接下来的“东风南浦未成归”,春风拂面却无法带来归家的希望,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无法回归故土的无奈与惆怅。

“萋萋芳草伯劳飞”则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在这繁华背后却是诗人的心灵孤寂,伯劳鸟的自由飞翔与诗人的羁绊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后面的“几日江楼同旷望,碧云萧澹楚天垂”,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远望与期盼,碧云的低垂显得格外萧瑟,也映衬了诗人的内心愁苦。

结尾的“天涯何事与心违”更是点明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诗人与自然、社会的矛盾感受、内心的迷茫与不安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这首词在情感的细腻描写与自然景色的融合上,展现了陈方恪卓越的诗词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阅尽千花泪湿衣:诗人经历了无数的花朵与美好,最终却只剩下泪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去的伤感。
  2. 东风南浦未成归:春风虽来,南岸却无法归去,表现了无奈与孤独。
  3. 萋萋芳草伯劳飞:芳草茂盛,伯劳鸟在空中飞翔,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4. 几日江楼同旷望:在江楼上遥望,表达出思念的情绪与对未来的迷茫。
  5. 碧云萧澹楚天垂:碧蓝的云朵轻柔而低垂,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凄凉。
  6. 天涯何事与心违:远方的事情为何与内心的愿望相违背,感叹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千花”比喻为经历的美好,赋予情感深度。
  • 拟人:将“东风”赋予情感,使自然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 对仗:如“碧云萧澹”与“楚天垂”,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基调充满了忧伤与无奈,反映出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花:象征过往的美好与失去的时光。
  • 东风:象征春天的希望与归属感。
  • 芳草:象征自然的生机与蓬勃。
  • 伯劳:象征自由与思念。
  • 碧云:象征辽阔的天空与诗人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阅尽千花”的意思是?
    A. 看过很多花
    B. 看过一千朵花
    C. 不喜欢花

  2. “东风南浦未成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期待归去
    B. 对归去的无奈
    C. 感到快乐

  3. “天涯何事与心违”中的“心违”指的是什么?
    A. 心情愉快
    B. 心愿与现实相违
    C. 心中无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探讨人生的无常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陈方恪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反映了对逝去时光的惆怅,但陈方恪更多表达对自然的思考,而李清照则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个人的失落。两者在表达手法与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精读》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诗词鉴赏手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杏溪十首。渚上竹 送僧游边(一作送无可) 赏春 迎春 闲居 游西溪 岳坟感慨二首 其二 岳坟感慨二首 其一 送支子翔凤翱出都 杨忠悯公空谷流泉琴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摊赌 老鸹翎 糸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五中 心花怒发 膋血 单耳刀的字 剽攻 支字旁的字 赏罚信明 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矢志不渝 同仇敌忾 尧舜千钟 赤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