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安稳眠》

时间: 2025-07-26 11:51:37

诗句

家虽日渐贫,犹未苦饥冻。

身虽日渐老,幸无急病痛。

眼逢闹处合,心向闲时用。

既得安稳眠,亦无颠倒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1:51:37

原文展示:

安稳眠
家虽日渐贫,犹未苦饥冻。
身虽日渐老,幸无急病痛。
眼逢闹处合,心向闲时用。
既得安稳眠,亦无颠倒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贫困和年老的生活中,虽然面临着物质的匮乏和身体的衰老,但他依然感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尽管家庭日渐贫穷,生活中没有遭受饥饿和寒冷的痛苦;尽管身体渐渐老去,庆幸的是没有严重的疾病和疼痛。眼睛遇到喧闹的地方,心中却向往闲适的生活。既然能够安稳入睡,也就不再担心做噩梦。

注释:

  • 日渐贫:逐渐贫困,生活条件越来越差。
  • 苦饥冻:受饥饿和寒冷之苦。
  • 急病痛:突发的严重疾病和剧烈的疼痛。
  • :遇到、碰到。
  • 心向闲时用:内心向往安静、悠闲的时光。
  • 颠倒梦:做梦时感到混乱或不安的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而闻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涉及的题材广泛。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的困境之际。诗中体现了他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与人们对安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安稳眠》这首诗深刻体现了白居易的生活哲学。在物质条件逐渐恶化的情况下,诗人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安宁与满足,这种心态极具人文关怀,尤其是在唐朝盛世逐渐走向衰落的背景下,更显得珍贵。诗中用“家虽日渐贫”与“犹未苦饥冻”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在贫困中,诗人依然不忘珍惜当下,强调心灵的富足。尤其是“心向闲时用”,表达了对于简单悠闲生活的向往,使整首诗在悲观中透露出一丝温暖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虽日渐贫,犹未苦饥冻”:虽然家庭贫穷,但至少没有忍受饥饿和寒冷的折磨。
  • “身虽日渐老,幸无急病痛”:虽然身体逐渐衰老,但庆幸的是没有遭受严重的疾病和疼痛。
  • “眼逢闹处合,心向闲时用”:即便眼前是喧闹的环境,内心却向往宁静的时光。
  • “既得安稳眠,亦无颠倒梦”:能够安稳地入睡,也不必担心做出混乱的梦。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对生活现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对比“贫”和“幸”使得情感更加鲜明,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强调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物质的匮乏,代表着社会的底层生活状态。
  • 安稳:象征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代表对生活状态的接受。
  • :象征着内心的期望和恐惧,反映出人类对未来的思考与憧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诗人虽然家庭贫困,但他依然感到的是什么?

    • A. 忧虑
    • B. 安宁
    • C. 恐惧
    • D. 绝望
  2. 诗中提到“身虽日渐老”,诗人感到庆幸的是:

    • A. 有足够的财富
    • B. 没有急病痛
    • C. 年轻
    • D. 有很多朋友
  3. “眼逢闹处合”中的“闹”指的是什么?

    • A. 喧闹的环境
    • B. 内心的烦恼
    • C. 物质的贫乏
    • D. 自然的声音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安稳眠》和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但《安稳眠》侧重于内心的安宁,而《静夜思》则表现了思乡之情。两首诗都从个人情感出发,展现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感受。

参考资料:

  • 《白居易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送于彦成归越次郯九成韵 题胡器之镡溪阁 题杨子光双溪阁 题丁乐道分翠轩 次韵陈无伤春日书事 代祖父次韵酬罗君宝见赠 次韵彦平叔见赠 黄思贤母氏挽词 其二 黄思贤母氏挽词 题张延之觉寺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物命 月朗星稀 阜字旁的字 标新立异 包含喉的成语 附膻逐臭 马空冀北 杯圈之思 本埠 九转金丹 青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交便 风言雾语 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