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2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25:59
白衣居士紫芝仙,
半醉行歌半坐禅。
今日维摩兼饮酒,
当时绮季不请钱。
等闲池上留宾客,
随事灯前有管弦。
但问此身销得否,
分司气味不论年。
白衣的居士如紫芝仙人,
他一边微醉一边高歌,一边静坐禅修。
今天与维摩一起饮酒,
当时华丽的季节不需金钱。
池边随意留下宾客,
灯下随意享受管弦乐。
只问这身体究竟能消磨多久,
分清气味不论年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关注民生疾苦,倡导社会公正。白居易的作品多涉及政治、人生、友情、爱情等主题,风格朴实而深刻。
创作背景:
《自咏》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他经历了政坛的沉浮和人生的起伏,诗中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自咏》是一首自我抒怀的诗,展现了白居易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反思。全诗以“白衣居士”开头,塑造了一个隐逸高洁的形象,意味着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诗中“半醉行歌半坐禅”,展现了诗人生活的随性与洒脱,既有欢愉又有思考,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一个恬静的场景,宾客在池边聚会,灯下悠扬的管弦乐声令人沉醉。这里的“等闲”和“随事”都表现了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面对繁华与喧嚣,选择自我放松与享受。最后两句“但问此身销得否,分司气味不论年”,则是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人关注自身的存在与消逝,超越了对时间和物质的执念。
整首诗在轻松的氛围中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悟,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诗人的智慧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以及对物质与精神的反思,体现了白居易的哲学观与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衣居士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维摩”指的是哪个文化背景?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自咏》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但白居易更多地关注内心的宁静与社会的真实,而李白则倾向于表达个人的豪放与洒脱。在意象的使用上,白居易偏重自然与闲适的环境,李白则强调月光与酒的氛围,两者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