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柳絮歌》

时间: 2025-05-03 07:59:22

诗句

长安三月百花残,满城飞絮何漫漫。

千门万户东风起,陌上河边春色阑。

美人高楼锁深院,白花濛濛落如霰。

晴窗窈窕朝日迟,乱入帘栊趁双燕。

游丝相牵时袅袅,委地飘廊不须扫。

君不见江头绿叶吹香绵,随波化作浮萍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59:22

柳絮歌

作者: 何景明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长安三月百花残,
满城飞絮何漫漫。
千门万户东风起,
陌上河边春色阑。
美人高楼锁深院,
白花濛濛落如霰。
晴窗窈窕朝日迟,
乱入帘栊趁双燕。
游丝相牵时袅袅,
委地飘廊不须扫。
君不见江头绿叶吹香绵,
随波化作浮萍草。

白话文翻译

长安的三月,百花已凋零,满城的柳絮飘飞,何其漫长。东风起时,千家万户都在感受春天的气息,陌上河边的春色已渐渐消逝。美人在高楼深院中锁住春光,白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像霰一样。阳光透过窗子,照射在秀美的身影上,时间仿佛变得缓慢,燕子在帘间飞舞。细丝飘荡在空中,随风摇曳,落在地上不必去扫。你难道没看到江边的绿叶吹拂着香气,随着波浪漂流,化作浮萍草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安: 古代中国的都城,今西安。
  • 飞絮: 柳树的绒毛,春天时柳絮飞舞。
  • : 指衰退、衰败。
  • 锁深院: 形容美人因深居简出而无法享受春景。
  • : 小而轻的雪或冰粒,形容花落的轻盈。
  • 晴窗: 形容晴朗的窗外。
  • 游丝: 形容细丝在空中轻轻荡漾。

典故解析:

  • 江头绿叶: 这里指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与前文的凋零形成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景明,明代诗人,生活在长安,并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的感悟而闻名。其诗风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字句间透露出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

创作背景: 《柳絮歌》创作于春季,正值百花凋零之时,诗人借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映照出个人情感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诗歌鉴赏

《柳絮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无奈。诗的开篇以“长安三月百花残”引出,直截了当地表明了时节的变化和花朵的凋零,给人以一种淡淡的忧伤。随后的“满城飞絮何漫漫”,则通过柳絮的飘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仿佛在提醒人们春光易逝。

接着,诗人描绘了“千门万户东风起”,展现了春风的到来,使得万物复苏,但“陌上河边春色阑”又将读者拉回现实,暗示春色的流逝。美人被形容为“高楼锁深院”,隐喻了对美好生活的囚禁与无奈,白花纷飞更是增添了忧伤的气氛。

最后几句,通过“游丝相牵时袅袅”和“随波化作浮萍草”,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由与逃避束缚的渴望。整体结构和意象的安排,使得整首诗在感伤中又蕴含着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安三月百花残: 说明时间已至春末,花朵凋零,带来伤感。
  2. 满城飞絮何漫漫: 描述柳絮如雨般飞舞,给人一种无尽的落寞感。
  3. 千门万户东风起: 东风带来春天的气息,万家万户都感受到春天的气氛。
  4. 陌上河边春色阑: 描绘春天的尽头,春色逐渐消逝。
  5. 美人高楼锁深院: 描写美人在深院中被锁住,暗示孤独与无奈。
  6. 白花濛濛落如霰: 白花如霰般轻盈飘落,增强了诗的意境。
  7. 晴窗窈窕朝日迟: 形容阳光透过窗户,时间似乎变得缓慢。
  8. 乱入帘栊趁双燕: 燕子飞入窗帘,带来生机与活力。
  9. 游丝相牵时袅袅: 细丝在风中轻轻飘荡,表现了柔和的美感。
  10. 委地飘廊不须扫: 地上飘落的丝毫不需打扫,象征着自然的随意与自由。
  11. 君不见江头绿叶吹香绵: 提出疑问,引发读者思考春天的美好。
  12. 随波化作浮萍草: 绿叶随着水流化为浮萍,象征生命的变迁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白花比作霰,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 “游丝相牵”赋予丝线以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韵律感更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由和生活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絮: 象征着春天的轻盈与生命的短暂。
  • 美人: 代表着美好与孤独的结合。
  • 绿叶: 象征生机与希望。
  • 浮萍草: 表示漂泊与不定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安”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西安
    • C. 南京
    • 答案: B
  2. 诗人通过“飞絮”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忧伤
    • 答案: C
  3. “随波化作浮萍草”中“浮萍草”象征什么?

    • A. 稳定的生活
    • B. 漂泊与无常
    • C. 美好的爱情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春望》: 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与《柳絮歌》在情感的深度上形成对比。
  • 《静夜思》: 在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诗词意象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舍后污池有小鱼数百迁之於江 山芥 三衢胡定愍祠诗 南华具素饭烹茶诗 罗教授不赴真叟观李花之约已而有诗次其韵 江上待客不至 寄无锡诸蒋 寄王承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旧雨新知 户字头的字 欠字旁的字 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恫心疾首 泥封函谷 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至字旁的字 贪名逐利 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野职 环视 曲颈甑 福寿无疆 坐提 招财纳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