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竹闲亭 曲水亭》

时间: 2025-04-30 09:14:59

诗句

岩溜抱山急,传觞何太频。

回看野客醉,还笑浊醪醇。

汉曲人方远,兰亭迹已陈。

劳生无足校,酣放即天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4:59

原文展示:

岩溜抱山急,传觞何太频。
回看野客醉,还笑浊醪醇。
汉曲人方远,兰亭迹已陈。
劳生无足校,酣放即天真。

白话文翻译:

山间小溪奔流急促,酒杯传递频繁。
回首看那野外的游人醉醺醺的样子,
仍然在笑那浑浊的酒也有其醇厚之处。
汉代的乐曲人如今已远离,
兰亭的踪迹早已陈旧。
人生辛劳无可追求,
尽情放纵,才是真正的天真。

注释:

  • 岩溜:岩石间流出的泉水,形容水流急促。
  • 传觞:传递酒杯,指饮酒的场景。
  • 浊醪:指的是浑浊的酒,古时酒不如现代清澈,常带有杂质。
  • 汉曲:指汉代的乐曲,象征一种文化的远去。
  • 兰亭: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所记载的兰亭,象征着文人雅集的场所。
  • 劳生无足校:人生劳苦,没有什么值得追求的。
  • 酣放即天真:尽情放纵,恰恰是真正的纯真无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旦,字宗尹,号靖斋,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传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创作背景:

《竹闲亭 曲水亭》写于一个闲适的场景,诗人或是在某个雅集之中,面对自然与酒,感慨人生的无常与乐趣。诗中提到的兰亭集代表着文人们的聚会与欢饮,反映了当时文人生活的闲适与醉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竹闲亭”和“曲水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悠闲的饮酒图景。开篇描写山间急流的岩溜,给人一种清新而又流动的感觉,与接下来的饮酒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传觞”的描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欢乐。接着,诗人回望那些醉酒的野客,似乎在感慨生活的苦与乐,浑浊的酒也能酿出醇厚的滋味,这是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后面的两句通过汉曲和兰亭的典故,传达出一种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汉曲的乐人“方远”,暗示着昔日辉煌已不可追,兰亭的痕迹也早已模糊,诗人似乎在感叹世事无常,时光流逝。最后两句提及人生的劳苦,强调了放纵和享乐的必要性,表达了对自由与天真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境上充满了自然的美感与人文的深思,融合了对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洒脱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岩溜抱山急:山间的溪水急速流动,给人以动感的印象,营造出一种自然的生机。
  2. 传觞何太频:频繁地传递酒杯,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与欢乐氛围。
  3. 回看野客醉:回首观望醉酒的旅客,体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4. 还笑浊醪醇:即使是浑浊的酒,也能让人感受到它的美好,象征着人生的哲理。
  5. 汉曲人方远:提到汉代的乐曲,暗示着一种文化的远去与怀念。
  6. 兰亭迹已陈:兰亭的故事已成往事,表达对过去的思念与无奈。
  7. 劳生无足校:人生的辛劳没有值得追求的,显示出对世俗的淡薄。
  8. 酣放即天真:尽情享乐才是真正的纯真,提倡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浊醪”与人生的艰辛进行对比,表现出即使在苦涩中也能找到乐趣。
  • 对仗:如“岩溜抱山急”与“传觞何太频”,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典故:引用“兰亭”和“汉曲”,增加了诗的文化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饮酒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倡导一种放下世俗烦恼、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纯真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溜:象征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活力。
  • :代表人际关系的交流与欢聚的氛围。
  • :象征放松与放纵,反映人们对生活的追求。
  • 汉曲:象征文化的传承与流逝。
  • 兰亭:象征文人雅集的理想与怀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岩溜”指的是什么?

    • A. 山间的风
    • B. 山间的溪水
    • C. 山间的植物
    • D. 山间的动物
  2. “传觞何太频”中的“频”字最贴切的意思是?

    • A. 稀少
    • B. 频繁
    • C. 突然
    • D. 难得
  3. 诗人通过“浊醪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酒的厌恶
    • B. 对生活的豁达
    • C. 对美食的喜爱
    • D.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月下独酌》李白:通过饮酒描绘孤独与洒脱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林旦的《竹闲亭 曲水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意境上都有对自然的描绘,前者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代诗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琐窗寒·照壁昏灯 琐窗寒·冰花,依清真韵 琐窗寒 听天涯旧曲兼怀晚成鬼柳 琐窗寒 岁聿云暮,舟行苦寒,拥衾酌酒,感吟成调 琐窗寒 荒江晚泊,清寒送秋,记去年款红轩茗话,正此时也 琐窗寒 初夏同葑田松泉过深柳草堂 琐窗寒 杨花 琐窗寒 倭奁 琐窗寒 独醉先生同谢青过瞻园汾赋,用片玉词韵 琐窗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青字旁的字 祖宗法度 夐絶 頁字旁的字 予夺生杀 业字旁的字 摧戕 殊荣 包含培的词语有哪些 深于城府 久立 鬼字旁的字 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坚卧烟霞 万物皆备于我 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博物多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