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4:31
危途盍把隐为师,名姓翻嫌世或知。
栗里已成终老计,桐乡犹记旧游时。
云山杳杳勤搜便,风雨潇潇独寄诗。
目送心期无别语,厚培根本做春枝。
在这危险的道路上,何不把隐居作为老师呢?
名声和姓氏反而让我嫌弃,世人或许更喜欢知道我的来历。
在栗树下,我已打算度过我的余生,
而桐乡的旧游时光仍在我心中留存。
云山遥远,我勤勉地寻找诗句,
风雨潇潇,我独自把诗寄出。
目送心中的期望,却没有其他言语,
我只想厚厚地培育根本,成为春天的枝叶。
陈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致,融入个人情感,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是在诗人与张知录的交往中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旧游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在面对人生的困惑与选择时,选择了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我。
这首诗以“危途”开篇,立刻引人入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深刻认识与反思。诗中通过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社会名利的厌倦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人用“栗里已成终老计”表达了自己在生活的选择上已倾向于隐逸,渴望摆脱繁华的纷扰,追求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在“桐乡犹记旧游时”中,诗人通过对往昔游玩的回忆,增添了几分温情与惆怅,似乎是在说,尽管生活在变迁,但那些美好的记忆依然鲜活。这种感情的交融,使得整首诗在叙述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
“云山杳杳勤搜便,风雨潇潇独寄诗”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执着追求。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仍坚持写作,这是一种对艺术的忠诚与热爱。
最后的“目送心期无别语,厚培根本做春枝”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希望在内心深处扎根,蓄积力量,待时而发,最终能够在春天里绽放。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名利的厌倦和对旧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展现了在困境中坚持创作的决心与希望。诗人通过扎根于内心深处,期待未来的美好,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隐为师”指的是什么?
A. 对名声的追求
B. 把隐居生活作为学习的榜样
C. 对旧游的怀念
D. 对生活的厌倦
填空题:诗中提到“栗里已成终老计”,这里的“栗里”是指__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社会名利的向往。(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