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敬赋虚斋孙君容膝》

时间: 2025-04-29 12:24:15

诗句

云连屋不居,三閒葺茅茨。

田园非不宽,一亩环竹篱。

楚楚山下花,湛湛池边□。

丈室南坡□,容膝以扁之。

谁谓方回旋,天境春熙熙。

壶中著仙翁,芥子藏须弥。

虚诞彼异端,我□异于斯。

圣贤与我对,经训星日垂。

可以读离骚,可以击壤诗。

回头绿纷者,金碧贮狂痴。

声色性命斧,财货盗贼资。

皇皇窘其庐,日怀不足私。

蚊蚋同旦暮,不满一唾嗤。

岂识天下乐,本非外铄为。

己大物自小,心旷神斯怡。

一则万条□,静者动蓍龟。

吾方谋一榻,尽老聊娱嬉。

今日为何日,此理知者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24:15

原文展示

云连屋不居,三閒葺茅茨。
田园非不宽,一亩环竹篱。
楚楚山下花,湛湛池边。
丈室南坡,容膝以扁之。
谁谓方回旋,天境春熙熙。
壶中著仙翁,芥子藏须弥。
虚诞彼异端,我异于斯。
圣贤与我对,经训星日垂。
可以读离骚,可以击壤诗。
回头绿纷者,金碧贮狂痴。
声色性命斧,财货盗贼资。
皇皇窘其庐,日怀不足私。
蚊蚋同旦暮,不满一唾嗤。
岂识天下乐,本非外铄为。
己大物自小,心旷神斯怡。
一则万条,静者动蓍龟。
吾方谋一榻,尽老聊娱嬉。
今日为何日,此理知者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的生活场景,诗人虽住在简陋的茅屋中,但田园并不狭隘,四周有竹篱围绕,别有一番风味。山下花开得娇艳,池边水色清澈,南坡的房子宽敞得足以容纳膝盖。有人说生活应当是圆满的,然而在这春光明媚的天地间,诗人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壶中有仙人,芥子虽小却藏着须弥山的奥妙。诗人认为自己与那些异端不同,与圣贤对话,接受古训如同星月照耀。可以品味《离骚》,也可以吟唱《击壤歌》。回望绿意盎然的自然,金碧辉煌的景象令人沉醉。声色犬马、财货如盗贼般侵蚀着生命,诗人感到自己生活的窘迫,时常怀有不足的私念。即便是蚊虫也在晨昏中相伴,连一唾之力都显得渺小。难道不知天下的乐趣,根本不是外在的追求。自己心中宽广,万物也显得渺小,内心宁静而愉悦。虽然一切都在变化,但静者如同卦象,皆可安然处之。诗人思索着如何安度余生,今日又是何日,这些道理又有谁能知晓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云连屋不居:云气连绵,像屋顶一样,却不在里面居住。
  • 三閒葺茅茨:三间闲房,用茅草盖成。
  • 楚楚:形容花朵的娇艳。
  • 容膝以扁之:宽敞到可以容纳膝盖。
  • 虚诞:空虚荒唐的事物。
  • 经训:经典教诲。

典故解析

  • 《离骚》:屈原的作品,表达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失望。
  • 击壤诗:古代农民的歌谣,象征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反思。诗中表达了隐居的乐趣和对外界的淡泊之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田园风光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哲思。开篇以“云连屋不居”引入,展现出一种与自然亲密的关系,诗人用简陋的茅屋作为栖身之地,反而显得心怀广阔。“田园非不宽,一亩环竹篱”,虽是简陋,但却构建了一个自由自在的乐土。

诗中反复出现的对比手法,如“己大物自小”,是诗人对内心世界和外在物质世界的深刻反思。诗人以“蚊蚋同旦暮”来形容生活的琐碎与烦恼,然而“岂识天下乐”则表现出他对外在喧嚣的超然态度。这种超然不是对生活的逃避,而是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同时又蕴含着对生命的哲学思考。诗人无意追求外在的繁华,而更看重内心的安宁与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智慧,赋予读者一种心灵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连屋不居:通过云彩的比喻,展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三閒葺茅茨:展现诗人简约的居所,反映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
  • 田园非不宽:强调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珍视。
  • 谁谓方回旋:质疑常规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壶中著仙翁”,将隐喻与理想结合,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对仗:如“声色性命斧,财货盗贼资”,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对物质财富的淡泊,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无拘束。
  • 竹篱:代表简朴与自然。
  • 仙翁: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壶中著仙翁”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理想生活
    c. 社会地位
    答案:b

  2.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看法是?
    a. 逃避现实
    b. 珍视与向往
    c. 不屑一顾
    答案:b

  3. “己大物自小”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a. 物质至上
    b. 内心平和
    c. 追求名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陈著与王维的诗作,两位诗人都强调了自然与隐居生活的乐趣,但王维更多的是通过自然的细腻描绘来表达内心的宁静,而陈著则通过哲思的表达来探讨人生的意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田园诗的精神世界》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游梅花水 送友人赴试 雪浪庵与恩公谈禅 【正宫】端正好 雨华台 石头城 径山天开图画 道场山 洞庭翠峰 姑苏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爪字旁的字 包含喂的词语有哪些 麋沸 了不起 干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一码归一码 包含恋的词语有哪些 夫容 脉脉无言 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镣金 活形活现 天地良心 殀殂 包含析的成语 巳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朝新暮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