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4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45:56
五岳径虽深,遍游心已荡。
苟能知止足,所遇皆清旷。
七十难可期,一丘乃微尚。
遥怀少室山,常恐非吾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游历的感慨。虽然五岳之路深邃且遥远,但我游玩到处,心中却感到荡然无存。如果能够懂得知足常乐,那么所遇之处皆是清幽广阔。即便到了七十岁,也难以期望能去遍游,只有那小山丘才算得上微小的追求。我心中时常怀念少室山,却又常常担心这并不是我所向往的理想之地。
作者介绍: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梦得,唐代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诗风清新隽永,擅长五言古诗和律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李德裕人生的晚期,反映出他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游历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描绘五岳的深邃与游历的心境,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的反思。从“虽深”的五岳之径,到“心已荡”的游历体验,诗人揭示了在追求名山大川时,内心的空虚与迷茫。接下来的“知止足”则是对这种状态的反思,指出知足常乐的重要性,暗示只有在心灵的满足中,才能体会到周围的美好。
“七十难可期”则体现了对老年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人在想象中将自己的追求缩小到一丘之地,显示出一种从繁华回归简朴的心态,反映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遥怀少室山”,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少室山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理想的高地。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从游历的迷茫逐渐转向内心的沉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领悟与追求的转变,具有较高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强调了知足常乐的重要性,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德裕所说的“五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中国的五大名山
B. 四大名著
C. 古代的五个国家
D. 五种哲学
在诗中,诗人提到的“七十”代表什么?
A. 生死
B. 人生的晚年
C. 游历的次数
D. 名山的高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德裕与王维的作品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但王维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而李德裕则是在对游历的反思中带有一丝无奈与深思,反映出其人生历程的不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