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0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04:37
原文展示:
下方山诗 何逊 〔南北朝〕
寒鸟树间响。 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 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 弥弥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 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 萦绕千端愁。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鸟儿在树间鸣叫。 落下的星星在河川上漂浮。 繁霜覆盖了清晨的岸边。 苦雾使得晨间的河流显得黑沉。 水波像鱼鳞一样逆流而去。 船只急速地回航。 望着故乡,我一次次地站立。 看着前方的路,感觉更近也更长。 谁能在这百里之地, 缠绕着千头万绪的忧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逊,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前路未知的忧虑。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寒鸟树间响”和“落星川际浮”等句,以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夜晚的寂静和星空的辽阔,而“繁霜白晓岸”和“苦雾黑晨流”则进一步加深了清晨的寒冷和雾气的浓重,营造出一种孤寂和迷茫的氛围。后几句通过“望乡行复立”和“瞻途近更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和对前路的忧虑,最后以“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作结,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尽忧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旅途中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前路未知的忧虑。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寒鸟”象征什么? A. 孤独和寒冷 B. 温暖和欢乐 C. 自由和飞翔 D. 平静和安宁
“落星川际浮”中的“落星”比喻什么? A. 夜晚的流星或星辰 B. 清晨的阳光 C. 河中的鱼 D. 天空的云
诗中的“繁霜”象征什么? A. 清晨的寒冷和孤独 B. 夜晚的温暖和欢乐 C. 河中的鱼 D. 天空的云
“苦雾黑晨流”中的“苦雾”象征什么? A. 清晨的迷茫和不确定性 B. 夜晚的温暖和欢乐 C. 河中的鱼 D. 天空的云
诗中的“望乡行复立”表达了什么? A. 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 B. 对前路的忧虑和不确定性 C. 对旅途的感慨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