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09:1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09:15:19
诗词名称: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饮饯梅圣俞分韵得亭皋木叶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临水复欹石,陶然同醉醒。
山霞坐未敛,池月来亭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初秋时节,坐在普明寺的竹林中饮酒的情景。诗人面对水边的石头,微微倾斜,陶醉于酒中又不失清醒。山上的霞光尚未完全散去,池塘中的月光则恰好映照在亭子上,显得格外清晰。
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结合饮酒的情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风光,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初秋,正值自然景色最为迷人之时,诗人与友人一同饮酒,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与宁静,借此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示了诗人陶醉于酒中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首句“临水复欹石”描绘了诗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景,水边的石头是他酌饮的坐具,显示出一种自在的生活态度。第二句“陶然同醉醒”则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既醉于酒中,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体现了对酒的适度与享受。
第三句“山霞坐未敛”则展现了秋天的霞光,尚未散去,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最后一句“池月来亭亭”不仅描绘了池塘月光的美丽,更是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心境融为一体,形成了和谐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反映了诗人对友谊与自然的热爱,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洒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朋友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临水”指的是什么?
a. 在水边
b. 在山顶
c. 在树林中
答案:a
诗人饮酒时的状态是?
a. 酒醉不醒
b. 陶醉但清醒
c. 没有喝酒
答案:b
“山霞坐未敛”中的“霞”指的是什么?
a. 霞光
b. 雾霭
c. 夕阳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独饮的情景,展现了对孤独与自然的深刻思考。相比之下,欧阳修的诗则更强调与友人共处的欢愉与和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