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1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15:42
将至徽川道中花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平生爱山老山间,
行山怕尽去复还。
兹游深入众山囿,
一日看尽平生山。
颇闻黄山最奇秀,
紫翠六六堆孱颜。
端如啖蔗及佳境,
快意不复嘲天悭。
我生目力固有限,
应接不暇愁跻攀。
要令你次洞表里,
扫尽礧块罗烟鬟。
我从小就爱在山中游玩,
但我总是害怕走得太远,无法再回来。
此次我深入众多的山林中,
一天之内就看尽了我一生见过的山。
我听说黄山最为奇特秀丽,
那紫色和翠色交织,宛如堆积的美丽颜料。
简直就像在品尝甘蔗,享受那佳境,
快意之中再也不会嘲笑自己命运的悭吝。
我的视力毕竟有限,
眼前的美景让我应接不暇,愁苦于无法攀登。
我希望你能带我去洞里,
将所有的石块和烟雾都一扫而空。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景的赞美。李弥逊的作品中,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彰显出一种洒脱与豪放的个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弥逊游历徽川时,徽川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著称,诗人以游赏的心态,感受自然之美,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
李弥逊的《将至徽川道中花》是一首充满自然美感与人文情怀的山水诗。诗人以清晰的笔触描绘了徽川的壮丽山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篇的“平生爱山老山间”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山的热爱,展现出他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渴望。
诗中,李弥逊通过对黄山的赞美,引出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山川的敬仰。黄山以其奇特的山势和秀美的景色而闻名,诗人用“紫翠六六堆孱颜”形容山色的变化,展示了他对景色细腻的观察力。接着,诗人将游山的心情与品尝甘蔗的快感相提并论,表达了在大自然面前的畅快与满足。
然而,诗人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能力的无奈,尤其是“我生目力固有限,应接不暇愁跻攀”的句子,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最后,诗人希望能一览无余,扫尽一切障碍,体现了他对自由与美的向往。
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折射出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敬重,展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自然境界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敬仰和向往,同时折射出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理想,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将至徽川道中花》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李弥逊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黄山”以什么著称?
a) 奇石与云海
b) 瀑布与湖泊
c) 花海与草原
d) 古迹与遗址
诗中“应接不暇愁跻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无畏
b) 对美景的欣赏与无奈
c) 对旅行的厌倦
d) 对命运的不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读者对《将至徽川道中花》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