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将至徽川道中花》

时间: 2025-04-27 17:15:42

诗句

平生爱山老山间,行山怕尽去复还。

兹游深入众山囿,一日看尽平生山。

颇闻黄山最奇秀,紫翠六六堆孱颜。

端如啖蔗及佳境,快意不复嘲天悭。

我生目力固有限,应接不暇愁跻攀。

要令你次洞表里,扫尽礧块罗烟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15:42

原文展示

将至徽川道中花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平生爱山老山间,
行山怕尽去复还。
兹游深入众山囿,
一日看尽平生山。
颇闻黄山最奇秀,
紫翠六六堆孱颜。
端如啖蔗及佳境,
快意不复嘲天悭。
我生目力固有限,
应接不暇愁跻攀。
要令你次洞表里,
扫尽礧块罗烟鬟。

白话文翻译

我从小就爱在山中游玩,
但我总是害怕走得太远,无法再回来。
此次我深入众多的山林中,
一天之内就看尽了我一生见过的山。
我听说黄山最为奇特秀丽,
那紫色和翠色交织,宛如堆积的美丽颜料。
简直就像在品尝甘蔗,享受那佳境,
快意之中再也不会嘲笑自己命运的悭吝。
我的视力毕竟有限,
眼前的美景让我应接不暇,愁苦于无法攀登。
我希望你能带我去洞里,
将所有的石块和烟雾都一扫而空。

注释

  • 平生:一生,指作者的整个生命经历。
  • 山老山间:指年老的山,形容山的庄重和沧桑。
  • 复还:返回,回到原来的地方。
  • 众山囿:众多的山和围绕的地方。
  • 兹游:此行,指这次的旅行。
  • 黄山:著名的山脉,以奇石和云海著称。
  • 啖蔗:品尝甘蔗,形容美好享受。
  • 快意:心情愉快,满意。
  • 目力:视力,眼睛的能力。
  • 扫尽礧块:清理掉石头,形容希望能看到更好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景的赞美。李弥逊的作品中,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彰显出一种洒脱与豪放的个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弥逊游历徽川时,徽川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著称,诗人以游赏的心态,感受自然之美,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将至徽川道中花》是一首充满自然美感与人文情怀的山水诗。诗人以清晰的笔触描绘了徽川的壮丽山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篇的“平生爱山老山间”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山的热爱,展现出他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渴望。

诗中,李弥逊通过对黄山的赞美,引出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山川的敬仰。黄山以其奇特的山势和秀美的景色而闻名,诗人用“紫翠六六堆孱颜”形容山色的变化,展示了他对景色细腻的观察力。接着,诗人将游山的心情与品尝甘蔗的快感相提并论,表达了在大自然面前的畅快与满足。

然而,诗人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能力的无奈,尤其是“我生目力固有限,应接不暇愁跻攀”的句子,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最后,诗人希望能一览无余,扫尽一切障碍,体现了他对自由与美的向往。

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折射出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敬重,展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自然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爱山老山间:诗人自述一生热爱山岳,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 行山怕尽去复还:表达了对山的向往和对距离的顾虑,体现出游历的矛盾心理。
  • 兹游深入众山囿:此行深入众多山林,展现出探索的勇气和愿望。
  • 一日看尽平生山:短时间内看尽一生所见的山,表现出自然的浩瀚和丰富。
  • 颇闻黄山最奇秀:黄山的名声引起了诗人的关注,显示出对自然奇观的向往。
  • 紫翠六六堆孱颜:用色彩的描绘展现山的美丽,体现出诗人的细腻观察。
  • 端如啖蔗及佳境:将美景比作甘蔗,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享受。
  • 快意不复嘲天悭:享受自然的快意,放下对命运的嘲讽,体现出内心的宁静。
  • 我生目力固有限: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反映出人对自然的敬畏。
  • 应接不暇愁跻攀:面对美景的应接不暇,产生了无奈的愁苦。
  • 要令你次洞表里:希望能进入更深的自然境界。
  • 扫尽礧块罗烟鬟:渴望清理障碍,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景比作甘蔗,形象生动地传达了自然的美好。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加了音韵美感。
  • 夸张:通过“一日看尽平生山”夸张了自然的浩瀚和个人的感受。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敬仰和向往,同时折射出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理想,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伟大与持久,代表诗人心灵归宿。
  • 黄山:作为著名的景点,象征着奇特与美丽。
  • 紫翠:代表自然的色彩,象征生命的丰富与活力。
  • 甘蔗:象征享受和美好体验,体现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将至徽川道中花》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李弥逊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黄山”以什么著称?
    a) 奇石与云海
    b) 瀑布与湖泊
    c) 花海与草原
    d) 古迹与遗址

  3. 诗中“应接不暇愁跻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无畏
    b) 对美景的欣赏与无奈
    c) 对旅行的厌倦
    d) 对命运的不满

答案

  1. b) 李弥逊
  2. a) 奇石与云海
  3. b) 对美景的欣赏与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李弥逊与王维的山水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注重内心的禅意与清静,而李弥逊则展现了一种豁达和洒脱的态度。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二者在山水意象的处理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个性与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2. 《宋代诗人研究》
  3. 《李弥逊诗文集》
  4. 《山水诗的艺术特征》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读者对《将至徽川道中花》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七步廊 漳亭驿小樱桃 闻再幸梁洋 颍阳县 中渡晚眺 对梨花赠皇甫秀才 残花(一作于邺诗) 春愁 喻东军 合欢莲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梢袋 小学描写冬天的诗_优美冬季诗句大全 宠辱皆忘 皮的同音字大全_汉字同音字学习 户字头的字 雕虎焦原 冖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冖字旁的字 反手可得 叫吖吖 頁字旁的字 齐字隶书怎么写?这份齐字隶书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输委 蝹蝹 神彩飞扬 矫诈 足字旁的字 弹丸黑子 金字旁的字 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