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4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48:20
原文展示:
千里崤函一梦劳,岂知云馆共萧骚。半帘绿透偎寒竹,一榻红侵坠晚桃。蛮酒客稀知味长,蜀琴风定觉弦高。感君岩下闲招隐,细缕金盘鲙错刀。
白话文翻译:
长途跋涉千里,梦中仍感疲惫,哪知在云馆中与友人共度寂寥时光。半边窗帘透出绿意,紧挨着寒冷的竹子,一张床榻上,晚开的桃花红艳欲坠。南方的酒客稀少,却能品味出酒的长久风味,蜀地的琴声在风停后更显弦音高远。感谢你在山岩下闲适地招我隐居,金盘中的细缕鲙鱼,刀工精细如错刀。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用之,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文学造诣深厚,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长途旅行后,宿于友人别墅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旅途的疲惫为起点,通过对比旅途的劳顿与云馆的寂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半帘绿透偎寒竹,一榻红侵坠晚桃”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后两句通过对南方酒和蜀地琴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感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云馆”指的是什么? A. 高雅的居所 B. 云中的宫殿 C. 旅馆 D. 山中的寺庙
“半帘绿透偎寒竹”中的“绿透”比喻什么? A. 窗帘透出的绿意 B. 竹子的绿色 C. 自然的清新 D. 生命的活力
诗中的“鲙错刀”指的是什么? A. 切鱼的精细刀工 B. 错刀的形状 C. 金盘中的鱼 D. 刀的锋利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