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7:5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7:50:01
《小雅·北山》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嘉我未老,鲜我方将。
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
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
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
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登上那北山,去采摘那里的杞果。
我和志同道合的士子们,朝夕忙碌于此。
王室的事务繁杂,我忧虑着我的父母。
在广阔的天地之下,哪儿不是国王的土地?
无论是国土的边缘,哪儿又不是王的臣民?
大夫之间不公平,而我所做的事情是独具贤能的。
四匹骏马奔跑,王事非常繁忙。
我年纪尚轻,正值壮年。
精力充沛,四处奔波。
有的人安静地休息,有的人全力以赴为国效劳,
有的人躺在床上休息,有的人不断在路上奔波。
有的人未曾被呼唤,有的人辛勤劳作,
有的人懒散地仰卧,有的人掌管王事。
有的人痛痛快快地饮酒,有的人惧怕责备,
有的人在外面游走,有的人无所事事。
《小雅·北山》为《诗经》中的一篇,作者为佚名,属于先秦时期的作品。《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305首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周朝时期,社会正处于变革与动荡之中,士人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在诗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小雅·北山》通过描绘士子们的忙碌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与责任感。开篇的“陟彼北山,言采其杞”,描绘出一种自然与生活的结合,象征着士子们对知识和理想的追求。接着,诗人对王室事务的繁杂与个人的责任进行了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父母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心。
全诗呈现出一种对比的美感,有的人在努力工作,有的人则选择放松,显示了人们在社会中的不同选择和角色。诗中通过描写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反映出社会的不平等与个体的挣扎,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非常讲究,如“四牡彭彭”不仅描绘了马的奔跑,更象征着国家事务的繁忙和士子们的责任。同时,诗中反复出现的“或”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使得不同的生活状态交替出现,表现出社会的多样性。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登上北山,想去采集杞果。
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与志同道合的士子们,朝夕忙碌于此。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王室事务繁杂,我忧虑着我的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广阔的天地之下,哪儿不是国王的土地?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无论国土的边缘,哪儿又不是王的臣民?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大夫之间不公平,而我所做的事情是独具贤能的。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四匹骏马奔跑,王事非常繁忙。
嘉我未老,鲜我方将。
我年纪尚轻,正值壮年。
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精力充沛,四处奔波。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
有的人安静地休息,有的人全力以赴为国效劳。
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有的人躺在床上休息,有的人不断在路上奔波。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
有的人未曾被呼唤,有的人辛勤劳作。
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有的人懒散地仰卧,有的人掌管王事。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
有的人痛痛快快地饮酒,有的人惧怕责备。
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有的人在外面游走,有的人无所事事。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家庭、国家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反映了士人们在变革时代的迷茫与奋发向上的精神。
《小雅·北山》中的“陟”字意思是:
A. 下降
B. 登上
C. 观看
D. 停留
诗中提到的“杞”是一种:
A. 动物
B. 植物
C. 天然矿产
D. 文化符号
诗歌中反复使用的“或”字,主要是为了:
A. 增加诗歌的节奏感
B. 强调某一个意象
C. 提高诗歌的韵律感
D. 表达诗人的情感
《小雅·北山》与《楚辞·离骚》都涉及到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反思,后者则表现出更多的个人情感与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