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5:32
题刘朝英进齐
杨万里
灯火三更雨,诗书一古琴。
惟愁脚力软,未必圣门深。
莫笑云端树,初如涧底针。
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心。
夜深雨下,灯火微弱,我在读书写诗,伴着古琴声。
我只担心自己脚力不够,或许并不一定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不要嘲笑云端上的树木,它们最初如同溪底的小针。
不应该为了一个名声,耗尽自己一生的心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关注时事和民生。他的诗作常体现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具有深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科举制度盛行,许多文人学士都渴望通过考试获得功名。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功名与理想的思考,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自省。
这首《题刘朝英进齐》体现了杨万里对人生理想和功名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夜雨中的灯火微弱,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沉浸于诗书和古琴之中。这种意境恰恰反映了文人学士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孤独与艰辛。
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担忧,强调“脚力软”,暗示自己并未达到理想的高度。在这里,诗人不再只是一味追求功名,而是对自身的反思,表现出一种谦逊和自省的态度。
“莫笑云端树,初如涧底针”一句,使用了鲜明的比喻,强调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云端的树象征着高远的理想,而涧底的小针则是起点的微不足道,表达了从微小的开始向伟大目标努力的过程。
最后一联“用破半生心”则是对人生追求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不应为名利而耗尽一生的心血,反映出一种对功名的淡然态度。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更深刻地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体现了杨万里作为文人的理智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展开,表达了文人对功名的思考与对自身能力的自省,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
诗词测试:
诗中“灯火三更雨”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云端树”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自身能力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