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曾秀才归永丰》

时间: 2025-04-27 14:05:32

诗句

白白茅柴强作春,青青灯火夜相亲。

超然侣子真翘楚,旧矣逢人诵过秦。

觅举不应专嗜古,能文安得却嫌贫。

射科速化谁无术,误向南溪更问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5:32

送曾秀才归永丰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白白茅柴强作春,青青灯火夜相亲。
超然侣子真翘楚,旧矣逢人诵过秦。
觅举不应专嗜古,能文安得却嫌贫。
射科速化谁无术,误向南溪更问津。


白话文翻译:

白色的茅草虽显得单薄,却也能营造出春天的气息;
清幽的灯火在夜晚显得格外亲切。
和我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真是杰出人才,
已经过了很久,才遇到有人吟诵《过秦论》。
寻求进步不应该只沉迷于古书,
如果有才华,怎么会嫌弃贫穷呢?
考试的捷径和技巧谁没有呢?
却误向南溪询问渡口。


注释:

  • 白白: 形容茅草颜色的淡薄,意指简单。
  • 茅柴: 指用茅草和柴火搭成的简易住所。
  • 青青: 形容灯火的颜色,带有温馨的感觉。
  • 超然: 超脱于世俗,意指志向高远的朋友。
  • 翘楚: 出众的人才。
  • 诵过秦: 意指吟诵《过秦论》,强调古文的重要性。
  • 觅举: 寻求出仕的机会。
  • 射科: 指科举考试中的射艺。
  • 南溪更问津: 指误向南溪询问渡口,表现出对前途的迷茫。

典故解析:

  • 《过秦论》: 这是王安石所作的散文,论述秦朝的兴亡,反映了历史的教训和哲理。
  • 南溪: 是指一条溪流,可能是在暗喻寻找出路和机会的过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万里,号餐霞,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尤其在自然风光的描绘方面有独特的风格。他的诗作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形成了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杨万里送别曾秀才回永丰之际。曾秀才是他的朋友,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以及对科举制度的反思,展现了他对古文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春天的夜晚场景,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头“白白茅柴强作春”以简单的茅草象征着生活的简朴,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温暖;而“青青灯火夜相亲”则暗示着友谊在夜晚的温馨。诗中提到的“超然侣子真翘楚”,不仅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也反映了作者对志同道合者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古文的思考,强调了寻求进步的必要性,提醒人们不应只沉迷于古籍,而忽视现实的困境。最后一句“误向南溪更问津”则暗示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整体来看,诗中蕴含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杨万里诗作的哲理性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白茅柴强作春: 用简单的茅草搭建出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活的朴素与内心的向往。
  2. 青青灯火夜相亲: 夜晚的灯火如同朋友般温暖亲切,体现出人际关系的温情。
  3. 超然侣子真翘楚: 赞美志同道合的朋友才华出众,反映出对友谊的珍视。
  4. 旧矣逢人诵过秦: 过往常常有人吟诵古文,强调古代文学的魅力。
  5. 觅举不应专嗜古: 提出对进步的追求不应仅仅迷恋古籍。
  6. 能文安得却嫌贫: 有才能的人不应该抱怨贫穷,强调自我价值。
  7. 射科速化谁无术: 反映出科举考试中大家都希望迅速成功的心理。
  8. 误向南溪更问津: 对人生道路的迷惑与不确定,表现出对未来的探求。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茅草比作春天的气息,暗示生活的艰辛与美好。
  • 对仗: “白白茅柴”与“青青灯火”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 在阐述人生选择时,使用排比的方式加强了论述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选择的深思。作者在送别友人的同时,反映了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强调了在追求进步过程中应有的态度与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茅柴: 象征朴素的生活与坚韧的精神。
  2. 灯火: 代表友谊的温暖与人际关系的密切。
  3. : 象征希望与生命的复苏。
  4. 科举: 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知识与成功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青灯火”指的是什么?

    • A. 书本
    • B. 朋友的陪伴
    • C. 月光
  2. 诗人对古文的态度是?

    • A. 只沉迷于古文
    • B. 认为应兼顾现实
    • C. 完全否定古文
  3. “误向南溪更问津”中“问津”指的是什么?

    • A. 询问渡口
    • B. 寻找知识
    • C. 向朋友请教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别》 - 王维: 同样表现友谊与离别的情感,风格却较为沉郁,与杨万里的轻松幽默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潇湘神·斑竹枝 鹊踏枝 鹊踏枝·粉映墙头寒欲尽 鹊踏枝·芳草满园花满目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 鹊踏枝四首 其四 鹊踏枝四首 其三 鹊踏枝四首 其二 鹊踏枝四首 其一 鹊踏枝 避寇归国小住黔中花溪听雨赋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鸟入樊笼 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包含光的词语有哪些 序秩 指东打西 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中冓之言 业字旁的字 势钧力敌 干堆 诱善 成千上万 心花怒开 麥字旁的字 名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