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7:3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7:32:43
求成虐执四三年,一木难支大厦颠。
致死存孤思杵臼,恃强轻敌笑苻坚。
国家未免中衰者,日月何妨薄食焉。
今日一成终祀夏,艰难启圣赖皇天。
追求成功的执念已经折磨了四三年,一根木头难以支撑起摇摇欲坠的大厦。
为了生存而孤独地思念着杵和臼,仗着强大而轻视敌人,嘲笑苻坚。
国家未免遭遇衰败,日月何妨在此薄薄的食物中度过。
今天的成就终究要祭祀夏朝,艰难的启迪圣明依靠的是皇天。
洪皓,字素之,号惟白,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官宦家庭,曾任职于朝廷,因其才华而受到重用。洪皓的诗作多反映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关注,语言典雅而深邃,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彼时国家面临外敌压力,内忧外患交织,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成功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深刻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个体命运的交织。开篇以“求成虐执”道出追求成功的执念,承载了诗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反思。紧接着“一木难支大厦颠”则以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国家危机和个人力量的微小。诗中提到的“致死存孤”,表达了在逆境中孤独生存的心情,展现了诗人对劳动的尊重。
“恃强轻敌笑苻坚”则是对敌人轻敌的警惕,暗示即使强大也不可轻视敌人。接下来的“国家未免中衰者”则揭示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人用“日月何妨薄食”来说明即便生活艰辛,宇宙的运行依旧不变,传递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最后两句“今日一成终祀夏,艰难启圣赖皇天”,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希望,表达了在艰难中仍要依靠天命和努力的信念。整首诗情感深沉,结构紧凑,展现了洪皓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奋斗的思考,强调在艰难的环境中仍需努力求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苻坚”是哪个时期的历史人物?
“一木难支大厦颠”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以上是对《次观表文韵》的详细分析,希望对您理解该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