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3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30:48
浣溪沙(春暮)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柳老抛绵春已深。
夹衣初试晓寒轻。
别离无奈此时情。
先自愁怀容易感,
不堪闻底子规声。
西楼料得数回程。
春天已经过去,柳条上的绵絮纷纷飘落。
清晨的寒意初显,我刚刚试穿上夹衣。
在这个时节,离别的情感让我无奈。
自己先是因为忧愁而感伤,
更不堪听到那悲鸣的杜鹃声。
在西楼上,心里估计着又要几次回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涉及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细腻。他的诗作常以柔美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末,春天的离去让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离愁,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别离的无奈。
《浣溪沙(春暮)》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词作,诗人在春天的末尾,细腻地描绘了柳树的凋零与清晨的寒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离别的无奈。诗中“柳老抛绵”一句,描绘了柳树的老去,象征着春天的结束,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夹衣初试晓寒轻”则传达出一种刚刚感受到春天的微寒,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别离无奈此时情”一句,直接点出离别的主题,诗人面对离别的情感,感到无奈与痛苦。随后“先自愁怀容易感”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似乎一切都因这离愁而变得更加敏感。最后一句“西楼料得数回程”,则暗示着诗人可能面临的再度离别,心中对未来的茫然与不安。
整首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呈现了一种对春天的眷恋和对离别的沉重感,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春末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情感波动。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悲伤。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柳老”象征着什么?
“晓寒轻”中“晓寒”指的是什么?
“子规声”在诗中象征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她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离愁的感慨,但以女性的细腻视角呈现,更加凸显了对爱情的思念。而赵长卿的《浣溪沙》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更为广泛的人生感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共通,但在视角和情感深度上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