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莎行(次韵范景仁寄子华)》

时间: 2025-05-07 09:44:33

诗句

归雁低空,游蜂趁暖。

凭高目向西云断。

具茨山外夕阳多,展江亭下春波满。

双桂情深,千花明焕。

良辰谁是同游伴。

辛夷花谢早梅开,应须次第调弦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4:33

原文展示

归雁低空,游蜂趁暖。
凭高目向西云断。
具茨山外夕阳多,
展江亭下春波满。
双桂情深,千花明焕。
良辰谁是同游伴。
辛夷花谢早梅开,
应须次第调弦管。

白话文翻译

归来的大雁在低空飞翔,温暖的春阳下,蜜蜂也在忙碌地飞舞。我高高在上,凝望西方,云层已经断绝。具茨山外,夕阳的余晖洒满天边,江边的亭子下,春水荡漾,波光粼粼。双桂树下的情意深厚,千朵花儿明艳动人。在这样的良辰美景中,谁能够成为我同游的伴侣?辛夷花已经凋谢,梅花却早早绽放,应该按顺序调整乐器,奏响春天的旋律。

注释

字词注释

  • 归雁:指秋冬时节,离开北方的雁群返回南方。
  • 游蜂:指在春天温暖天气下飞舞的蜜蜂。
  • 具茨山:地名,位于今浙江省。
  • 江亭:指江边的亭子。
  • 双桂:指两棵桂树,象征深厚的情感。
  • 辛夷:指辛夷花,春天先开的一种花。
  • 调弦管:调整乐器,以适应春天的气氛。

典故解析

  • 归雁:常用来比喻思乡或离别,象征着归属感。
  • 辛夷花梅花:辛夷花代表早春,梅花则象征坚强、清雅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字子华,宋代诗人,擅长词作,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作者在春日的美好时光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伴侣的渴望,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踏莎行(次韵范景仁寄子华)》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与人情的词作,韩维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美好。诗的开头描绘了归雁与游蜂,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接着,作者目向西方的云彩,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思念。

具茨山外的夕阳和亭下的春波,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美丽景色,展现出一种自然而悠闲的生活情趣。双桂情深和千花明焕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视,流露出对同游伴侣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孤独感。最后一句提到的辛夷花与梅花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岁月的流逝,引发对时间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渴望,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归雁低空:描绘了春天归来的大雁,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气息。
  2. 游蜂趁暖:蜜蜂在温暖的春日飞舞,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3. 凭高目向西云断:作者站在高处,眺望西方的云彩,暗含思绪与期待。
  4. 具茨山外夕阳多:夕阳的美景映衬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5. 展江亭下春波满:亭子下的春水荡漾,表现出春天的柔美。
  6. 双桂情深: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情谊的渴望。
  7. 千花明焕:万紫千红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繁荣与美丽。
  8. 良辰谁是同游伴:在这美好时光中,诗人渴望有伴侣同行。
  9. 辛夷花谢早梅开:花的轮回,象征着生命的更迭与时间的流逝。
  10. 应须次第调弦管:调弦管象征着春天的音乐,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归雁和游蜂比作春天的使者,生动地描绘了春意。
  • 拟人:通过“游蜂趁暖”,赋予蜜蜂以生命与情感。
  • 对仗:如“归雁低空”与“游蜂趁暖”,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渴望,展现了人生的美好与孤独,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归雁:象征着离别与归属。
  • 游蜂:代表着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 夕阳:暗示着美好的时光与生命的流逝。
  • 双桂:象征着深厚的友情与情感。
  • 辛夷花与梅花:象征着春天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哪种花先开?
    A. 辛夷花
    B. 梅花
    C. 桂花

  2.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A. 归雁
    B. 寒冬
    C. 秋叶

  3. 诗中“良辰谁是同游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喜悦
    C. 忧伤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青玉案·元夕》 by 辛弃疾:表达对美好时光与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韩维的《踏莎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
    • 两首诗都描绘春天的美好,但韩维更侧重于自然的生机与情感的渴望,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与记忆的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与欣赏》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词的美妙与深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偶书 春晚 春日 春晴 荆州之川日江日汉日沱潜日三虀其泽日云梦汉 和王才鼎怀钱塘 十月初梦寄良嗣诗三句云相思一载馀身共远梦 拟为孙立之谢 其一 和方景南乍晴 磨茶寄罗池一诗随之后以无便茶与诗俱不往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字旁的字 放鱼入海 偏得 包含叠的成语 奇葩异卉 索绹 臣字旁的字 傲霜斗雪 耳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包含快的词语有哪些 装疯作傻 饰情矫行 葛巾野服 民怨盈涂 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琴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