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飞来寺》

时间: 2025-07-30 06:57:07

诗句

曲曲江流带峡湾,昔人乘此住名山。

六朝台榭兴亡后,百粤山河指顾间。

林下鸟啼游客醉,竹边花落老僧閒。

登临欲上和烟洞,无奈猿声泣玉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6:57:07

原文展示:

曲曲江流带峡湾,
昔人乘此住名山。
六朝台榭兴亡后,
百粤山河指顾间。
林下鸟啼游客醉,
竹边花落老僧闲。
登临欲上和烟洞,
无奈猿声泣玉环。

白话文翻译:

曲折的江流带着峡湾,
古人曾在这里居住在名山之上。
六朝时期的台榭在兴亡之后,
如今百粤的山河就在指间。
树林下鸟儿啼鸣,游客已陶醉,
竹林边花瓣落下,老僧悠闲自得。
我登高想要前往那烟雾缭绕的洞穴,
可惜猿声让人悲伤如泣玉环。

注释:

  • 曲曲江流:曲折的江水,形容江流蜿蜒。
  • 名山:著名的山脉。
  • 六朝:指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六个朝代,代表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辉煌时期。
  • 百粤:指百越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 老僧:年长的僧人,通常指寺庙中的和尚。
  • 和烟洞:指烟雾缭绕的山洞。
  • 玉环:指美玉制成的环,常用以形容美丽的女子,或引申为美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鸣世,明代诗人,生于公元约1500年,卒年不详,处于明代中期。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历史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带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题飞来寺》创作于作者游历飞来寺时,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飞来寺位于福建,是一处著名的佛教寺庙,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

诗歌鉴赏:

《题飞来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开篇以“曲曲江流带峡湾”引入,描绘出一幅自然优美的山水画卷。江流的蜿蜒与峡湾的相连,隐喻了历史的曲折与变化。接下来的“昔人乘此住名山”,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人留存的文化与繁华,诗人通过历史的对比,表达对过去的追思与感慨。

“六朝台榭兴亡后,百粤山河指顾间”一句,将历史的兴衰与自然的恒久相结合,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永恒。林间鸟啼与竹边花落的描写,增添了诗的生动和灵动,游客的醉意与老僧的闲适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无奈猿声泣玉环”则运用猿声的悲鸣,传达出一种对过往的哀伤与无奈,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结合历史的沉思,表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曲曲江流带峡湾:形象地描绘了江流的曲折和峡湾的美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 昔人乘此住名山:引发对古人的怀念,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和思考。
  • 六朝台榭兴亡后:历史的兴衰交替,强调了时间的无常。
  • 百粤山河指顾间:地理的指向,表现了诗人与历史的对话。
  • 林下鸟啼游客醉:展现了自然的美妙与人类的陶醉。
  • 竹边花落老僧闲:老人悠闲自得,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 登临欲上和烟洞:表达了对高处美景的向往。
  • 无奈猿声泣玉环:悲伤的猿声引起了对美好事物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历史的沉浮,增添了诗的深意。
  • 拟人:鸟啼、花落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游客醉”和“老僧闲”,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飞来寺的自然景色和历史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 名山:代表文化与历史的积淀。
  • 台榭:象征着古人的繁华与兴盛。
  • 鸟啼: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猿声:悲伤与思念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题飞来寺》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刘鸣世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哪几个朝代?

    • A. 汉、唐、宋
    • B. 魏、蜀、吴
    • C. 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
    • D. 明、清
  3. 诗中反映了哪种情感?

    • A. 对未来的憧憬
    • B. 对历史的追思与对生命的感慨
    • C. 对爱情的思念
    • D.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相思》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但侧重于个人的身世与国家的命运。
  • 《庐山谣》(李白):以更加豪放的笔触描绘山水之美,表现出对自由与浪漫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刘鸣世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与哲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 赠张次律司理三首 其二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为韵作 与苏运使诩四首 与李潭州椿寿翁五首 同签判谢丈简寄教授李丈仍用王原庆旧韵 途中阅曾运使所况文清集得四绝句寄之 送吴叙浦 次韵刘子道机宜送酒 寄怀二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肖神 形势之途 青年团 开口见喉咙 香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辞曹 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娼的词语有哪些 行财买免 包含庵的词语有哪些 三求四告 富贵显荣 卜结尾的成语 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愦乱 長字旁的字 捄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