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庄孔旸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6 02:44:20

诗句

买断溪南十顷烟,还家无复梦朝天。

身如元亮归田日,诗似东坡过岭年。

蓬岛谪来仙骨在,钓台高处客星悬。

十年未洗江尘耳,谁听清风石上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4:20

原文展示:

买断溪南十顷烟,还家无复梦朝天。身如元亮归田日,诗似东坡过岭年。蓬岛谪来仙骨在,钓台高处客星悬。十年未洗江尘耳,谁听清风石上弦。

白话文翻译:

我买下了溪南那片烟雾缭绕的十顷土地,回到家乡后不再梦想朝见天子。我的生活就像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日子,我的诗作则像苏轼翻越山岭时的作品。虽然被贬谪到蓬莱仙岛,但我的仙骨依旧存在,像在高高的钓台上,客星静静悬挂。十年来,我未曾洗去江边的尘土,有谁会聆听那清风吹过石上琴弦的声音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买断:彻底买下。
  • 溪南:溪流南岸。
  • 十顷烟:形容土地广阔,烟雾缭绕。
  • 还家:回到家乡。
  • 无复梦朝天:不再梦想朝见天子,指不再追求官职。
  • 元亮:陶渊明的字,此处指陶渊明。
  • 归田日:归隐田园的日子。
  • 东坡:苏轼的别号。
  • 过岭年:指苏轼被贬谪时翻越山岭的经历。
  • 蓬岛:指神话中的蓬莱仙岛,此处比喻被贬谪的地方。
  • 谪来:被贬谪而来。
  • 仙骨:比喻高洁的品质。
  • 钓台:钓鱼的高台。
  • 客星:指孤独的星辰。
  • 江尘:江边的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
  • 清风石上弦:比喻清高的志趣。

典故解析:

  • 元亮归田日:引用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典故,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东坡过岭年:引用苏轼被贬谪时翻越山岭的典故,表达诗人对自己诗作的自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广长沙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以诗见长,与杨慎、高启并称“明初三大家”。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李东阳寄给友人庄孔旸的两首诗中的第一首。诗中,李东阳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对比陶渊明和苏轼的典故,诗人展现了自己的高洁品质和对诗作的自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首句“买断溪南十顷烟”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远离。中间两句通过对陶渊明和苏轼的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己高洁品质的自信和对诗作的自豪。末句“十年未洗江尘耳,谁听清风石上弦”则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清高志趣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明代隐逸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买断溪南十顷烟”:诗人买下了溪南那片烟雾缭绕的十顷土地,象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远离。
  2. “还家无复梦朝天”:回到家乡后不再梦想朝见天子,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3. “身如元亮归田日”:生活像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日子,展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4. “诗似东坡过岭年”:诗作则像苏轼翻越山岭时的作品,表达了对诗作的自信。
  5. “蓬岛谪来仙骨在”:虽然被贬谪到蓬莱仙岛,但高洁的品质依旧存在。
  6. “钓台高处客星悬”:像在高高的钓台上,客星静静悬挂,象征着孤独和高洁。
  7. “十年未洗江尘耳”:十年来,未曾洗去江边的尘土,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
  8. “谁听清风石上弦”:有谁会聆听那清风吹过石上琴弦的声音呢?表达了对清高志趣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身如元亮归田日”、“诗似东坡过岭年”,通过比喻展现了诗人的生活和诗作。
  • 拟人:如“钓台高处客星悬”,将客星拟人化,表达孤独和高洁。
  • 对仗:如“买断溪南十顷烟,还家无复梦朝天”,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对诗作的自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高志趣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南十顷烟:象征着宁静的田园生活。
  • 元亮归田日:象征着隐居生活。
  • 东坡过岭年:象征着诗作的自信。
  • 蓬岛谪来仙骨在: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 钓台高处客星悬:象征着孤独和高洁。
  • 江尘耳:象征着世俗的纷扰。
  • 清风石上弦:象征着清高的志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身如元亮归田日”中的“元亮”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苏轼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诗似东坡过岭年”中的“东坡”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苏轼 C. 李白 D. 杜甫

  3. 诗中“买断溪南十顷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官场生活的向往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世俗的厌倦 D. 对诗作的自信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诗作的自信和对世俗的厌倦。

诗词对比:

  • 李东阳的《寄庄孔旸二首 其一》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李东阳的诗中更多地展现了对自己诗作的自信。
  • 李东阳的《寄庄孔旸二首 其一》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但李东阳的诗中更多地展现了对自己高洁品质的自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东阳诗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隐逸诗的风格。
  • 《苏轼诗集》: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作的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梅 二郎之官房陵作五言唐律两章送之 韩耕道交八绝句韵见寄因和答之 邵武赵使君挽章二首 迎寺丞舅归舟 饱良父弟横舟 祁门道中即事 偶成 谭仁季以二诗见贻走笔次韵 遣将追贼何公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干戈载戢 恩隐 旷夫怨女 目字旁的字 流血漂卤 鬲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昼警夕惕 川字旁的字 闲蹊 严确 包含桔的词语有哪些 飠字旁的字 禁呵 造言之刑 血化为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