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南好 其二》

时间: 2025-05-07 08:35:43

诗句

湘江好,楼阁隐高层。

白入空江三里雾,红摇半夜一痕灯。

独客画阑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5:43

原文展示:

江南好 其二
湘江好,楼阁隐高层。
白入空江三里雾,
红摇半夜一痕灯。
独客画阑凭。

白话文翻译:

江南的风景真美,楼阁隐映在高高的山层之中。
晨雾弥漫,白色的雾气覆盖了三里的江面;
半夜时分,红色的灯光在水面上微微摇曳,
我独自倚在画栏边,感慨万千。

注释:

  • 湘江:指湘江,是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湖南省。
  • 楼阁:指高耸的建筑物,象征着美丽的景色。
  • 空江:表示江面上空旷无物,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 三里雾:三里范围内都是雾气,描绘景物朦胧的情景。
  • 红摇:灯光在水面上轻轻晃动。
  • 独客:指独自一人,表达孤独的情感。
  • 画阑:指画有花纹的栏杆,增添了诗的艺术感。

典故解析: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江南地区常常被描绘为风光旖旎之地,是文人墨客创作的重要题材。湘江作为湘南的代表,承载了丰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故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颂万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其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中人们对江南美景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感悟,使得诗人的情感在诗中得以展现。

诗歌鉴赏:

《江南好 其二》描绘了湘江的美丽景色,展现了一幅优美的江南图景。开头两句“湘江好,楼阁隐高层”便设下了一个高远的视角,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接下来的“白入空江三里雾”则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白雾缭绕的江面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的氛围。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后面的“红摇半夜一痕灯”更为引人注目,夜晚的灯光在江面上摇曳,仿佛是对孤独的诗人心境的回应。最后一句“独客画阑凭”则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美景的沉醉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对自然的感慨与内心的反思。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美好江南的无限向往和对人生孤独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湘江好,楼阁隐高层:开篇点明主题,强调江南的美丽与高楼大厦的景观。
  • 白入空江三里雾:以“白”字引出雾气的描写,体现了自然的神秘与宁静。
  • 红摇半夜一痕灯:夜晚的灯光在水面上摇曳,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孤独的思绪。
  • 独客画阑凭:诗人独自凭栏,表达了对美景的欣赏以及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南美景比作美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白入空江”和“红摇半夜”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以江南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孤独的思索,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江: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诗意。
  • 白雾:代表着神秘与梦幻的氛围。
  • 红灯:象征着温暖与孤独的思绪。
  • 独客: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内心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孤独
    • B) 美丽的江南
    • C) 生活的烦恼
    • D) 哲理思考
  2. “白入空江三里雾”中的“白”指的是什么?

    • A) 月光
    • B) 雾气
    • C) 太阳
    • D) 雪
  3. 诗人最后一句“独客画阑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
    • C) 自豪
    • D) 舒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描写了庐山的壮丽与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程颂万的《江南好》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偏向于壮阔的感受,而程颂万则强调细腻与孤独。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查询

风起 二老堂 冬至小雨踏泥出谒 冬至后雪 大雄寺陈朝桧 大人筑室将毕道祖亦作宅基治园作四诗示道祖 大人筑室将毕道祖亦作宅基治园作四诗示道祖 大人筑室将毕道祖亦作宅基治园作四诗示道祖 大人筑室将毕道祖亦作宅基治园作四诗示道祖 大人游千金张仲宗以守舍不得侍行用仲宗韵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黄字旁的字 见风是雨 訏谟定命 花绣 包含绎的词语有哪些 夺门而出 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撷子髻 旡字旁的字 情在骏奔 页字旁的字 瞿然 方字旁的字 干柘 瑞鹧鸪 腹结尾的成语 谈虎色变 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