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1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3:06
江南好
冯煦 〔清代〕
青溪曲,稚柳不胜春。
独自吹香桥下过,
晚莺如梦絮如尘。
惆怅更何人。
江南美好,青色的小溪弯曲,嫩柳在春风中显得格外柔弱。我独自一人,经过那座吹香的桥,看到晚莺在梦中轻轻飞舞,像飘浮的絮状物一样轻盈。心中惆怅,不知还有谁在此共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冯煦,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江南的美丽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江南水乡春天的美好季节,诗人可能身处于风景如画的江南,心中涌动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江南好》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诗人在江南的青溪边,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开头的“青溪曲,稚柳不胜春”描绘了青色的小溪曲折流淌,嫩柳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给人一种温柔而又生机勃勃的感觉。整个画面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似乎春天的每一丝风都在诉说着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独自吹香桥下过”则引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独自一人经过那座桥,虽然周围的景色美丽动人,但却透出一丝孤独与惆怅。晚莺在春日的傍晚轻轻飞舞,像梦中的絮状物,充满了诗意的幻想。此时,诗人的心情也像这轻盈的鸟儿一样,飘忽不定,带着淡淡的忧伤。
最后一句“惆怅更何人”更是将情绪推向高潮,诗人感到孤独无依,似乎在问,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谁能理解这种感受。这种情感的深邃和复杂,恰恰体现了江南美景所带来的内心冲突:美丽与孤独并存,生机与惆怅交织。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以及在美好景色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惆怅,展现了江南的独特韵味与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描绘江南的自然美景,同时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同时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隔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青溪曲”指的是:
A. 小溪的弯曲
B. 一座桥
C. 一棵柳树
诗人感到惆怅的原因是:
A. 春天的结束
B. 孤独无依
C. 自然的美丽
“晚莺如梦絮如尘”中的“如梦”意指:
A. 现实
B. 幻想
C. 历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冯煦的《江南好》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李白的作品则往往强调壮阔的景象和豪放的情怀。两者虽然风格不同,但都通过自然景观传达了深邃的情感。
以上为对《江南好》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魅力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