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2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4:01
乡里丈人谁最贤,竹斋先生无间然。
八旬尚有婴儿色,三老重登国学筵。
春社插花人醉后,秋蝇作字夜灯前。
庭中桂子森如玉,白石长松好共悬。
在乡里谁最贤良,竹斋先生自无争议。
他已八十,却仍显得像婴儿般的精神,三位老者又再次聚集在国学的讲堂。
春天插花,人们醉后欢聚,秋天蝇虫在夜灯下书写。
庭中桂树丰盈如玉,白石上的长松正好悬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子晋,号青藤,晚号香光,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和文人。他一生创作丰富,尤其以诗、画、书三绝闻名,风格独特,常表现出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融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徐渭晚年,反映了他对年长者的尊敬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描绘乡里贤者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学问与品德的追求。开篇通过“丈人”和“竹斋先生”引入,显现出对智慧长者的敬仰。八旬的老者仍显青春活力,展现出人到老年仍能保持心态的积极向上。诗中提到的“春社插花”和“秋蝇作字”,则是对乡村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现了生活的乐趣与文化的气息。这种生活的细节描写,使诗歌更具生活气息,充满人情味。
在意象上,桂树与松树的描绘,不仅是自然的景观,更象征着高洁与长寿,表达人生的追求与理想。整首诗清新自然,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徐渭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对文化传承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老年人精神风貌的赞美,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竹斋先生”是谁的象征?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现老人的活力?
诗中提到的“春社插花”主要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渭的《王翁八十令书贞松白石画中》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但徐渭更侧重于对年长者的敬仰与家庭的温暖,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孤独与自然的哲思。
以上资料均可帮助深入理解徐渭及其作品《王翁八十令书贞松白石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