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元夕寄金武康》

时间: 2025-04-23 16:20:24

诗句

曾醉春街典破裘,那堪老去却囊头。

鼠凌白昼争人食,雨共青灯管夜愁。

万户新妆哗月镜,一天彩胜乱风毬。

流思忽到苕西路,似见弦歌拥子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20:24

原文展示

曾醉春街典破裘,那堪老去却囊头。
鼠凌白昼争人食,雨共青灯管夜愁。
万户新妆哗月镜,一天彩胜乱风毬。
流思忽到苕西路,似见弦歌拥子游。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春天的街道上酒醉,穿着破旧的皮衣,而如今年老体衰,连头也无法抬起。白天老鼠在争夺人们的食物,夜晚的雨水与青灯让我倍感忧愁。万户人家都打扮得如月镜般明亮,整天的彩灯胜过风中飞舞的毬球。思绪忽然飘到西湖的路上,仿佛看见弦乐声中孩子们在游玩。

注释

  • 破裘:破旧的皮衣。
  • 囊头:形容年老,头部无力抬起。
  • 鼠凌:鼠猖獗,指老鼠在白天出没。
  • 青灯:青色的灯光,指夜晚的灯光。
  • 万户新妆:形容许多家庭的新装扮。
  • 月镜:明亮的月光,像镜子一样。
  • 弦歌:弦乐的歌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渭(1521年-1593年),明代著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表现出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作品中多有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宵节之际,正值春天,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老去的感慨,同时也描绘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元夕寄金武康》是一首触动人心的诗,诗中通过春天的景象与元宵节的热闹,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感伤。开头以“曾醉春街典破裘”引入,描绘了年轻时的欢乐与洒脱,而后“那堪老去却囊头”则转入对年华流逝的感叹,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人描绘了老鼠在白天肆虐、夜雨淋漓的情景,暗示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愁苦。后两句则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美好,尽管外界欢庆,但内心的孤独与流思却无法抹去,最后以“似见弦歌拥子游”收尾,暗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节日氛围,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醉春街典破裘:回忆年轻时的欢乐,穿着破旧的衣服,象征岁月的流逝。
  • 那堪老去却囊头:感叹年老后无力抬头,表达对衰老的无奈。
  • 鼠凌白昼争人食:老鼠在白天出没,象征生活的艰难和竞争。
  • 雨共青灯管夜愁:夜晚的雨与青灯相伴,增加了孤独感。
  • 万户新妆哗月镜:描述节日的热闹,家庭的装扮如同明亮的月镜。
  • 一天彩胜乱风毬:形容节日的美好与热闹,彩灯胜过风中飞舞的毬球。
  • 流思忽到苕西路:思绪飘至西湖,暗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似见弦歌拥子游:仿佛看见儿童在嬉戏,增添了对往昔的怀恋。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月镜”)、拟人(如“鼠凌”),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和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忆与对节日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街:象征青春与欢乐。
  • 破裘:象征贫困和岁月的侵蚀。
  • 鼠与青灯:象征生活的艰辛和孤独。
  • 新妆与月镜:象征节日的热闹与美好。
  • 流思与弦歌:象征对往昔的怀念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破裘”指的是什么?
    A. 新衣
    B. 破旧的衣服
    C. 皮鞋

  2. 诗人对“老去”的感受是怎样的?
    A. 快乐
    B. 无奈与感伤
    C. 自信

  3. 诗中提到的“万户新妆”形容的是哪个节日的气氛?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元宵节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陶渊明
  • 《元宵夜》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对比徐渭的《元夕寄金武康》与王安石的《元宵夜》,两者都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但徐渭更突出个人的感慨与孤独,而王安石则更多地表现欢庆的氛围,反映出两位诗人对节日不同的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行路难 行路难五首 行路难 行路难 行路难 其五十七 行路难 其五十六 行路难 其五十五 行路难 其四 行路难 其三 行路难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色不挠 角字旁的字 我们 亲信 里字旁的字 虚延岁月 足字旁的字 包含蓑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绕远儿 破家荡业 雄姿飒爽 百足不僵 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指山说磨 夕字旁的字 震慑人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