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2:52
临江仙(九之六)
作者: 邓肃 〔宋代〕
独宿禅房清梦断,鸡声唤起晨钟。
出门晓月耿寒空。
小池凝辈翠,竹外跨飞虹。
梅坞不知何处了,傍篱临水重重。
啸歌都在冷香中。
人间那有此,天上广寒宫。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独自一人在禅房中,梦境被鸡鸣声打断,随之而来的晨钟让他醒来。走出门外,寒冷的清晨月光照耀着空旷的天空。小池水面上凝聚着翠绿的影子,竹子之外则有一道飞虹横跨。梅花坞在何处已不知,四周的篱笆旁临水而立,景色重重叠叠。啸歌的声音都在这清冷的香气中。人世间哪里有如此美景?唯有天上广寒宫才有如此清幽之境。
邓肃,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以抒发个人情感。邓肃的作品多以禅宗思想为背景,展现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临江仙》这首词写于作者独自一人住在禅房时,反映了他在宁静环境中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的沉思,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临江仙》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词作,展现了诗人邓肃对清晨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受。开头的“独宿禅房清梦断”,直接引入了诗人的独处状态,鸡鸣声将他唤醒,暗示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接着,诗人走出房门,看到“晓月耿寒空”,通过对清晨冷冽空气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孤独的氛围。小池的翠影和竹外飞虹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美丽,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闲适与宁静。
“梅坞不知何处了,傍篱临水重重”则表现出对梅花美景的迷惘与向往,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但又对美的不可触及感到惋惜。最后一句“人间那有此,天上广寒宫”,将人的现实与理想境界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中美好境地的向往,广寒宫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诗人在此抒发了对人世喧嚣的厌倦与对清幽生活的渴望。
整首词以清新自然的场景描绘和内心的感慨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人居的追求,意境深远,令人沉思。
整首诗通过描写清晨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体现了对人世间烦扰的逃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鸡声唤起晨钟”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梅坞不知何处了”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广寒宫”象征着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