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3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39:53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
作者:储光羲
暮春天气和,登岭望层城。
朝日悬清景,巍峨宫殿明。
圣君常临朝,达士复悬衡。
道近无艮足,归来卧山楹。
灵阶曝仙书,深室炼金英。
春岩松柏秀,晨路鹍鸡鸣。
羽化既有言,无然悲不成。
中岁尚微道,始知将谷神。
抗策还南山,水木自相亲。
深林开一道,青嶂成四邻。
平明去采薇,日入行刈薪。
云归万壑暗,雪罢千崖春。
始看玄鸟来,已见瑶华新。
寄言搴芳者,无乃后时人。
卜筑青岩里,云萝四垂阴。
虚室若无人,乔木自成林。
时有清风至,侧闻樵采音。
凤凰鸣南冈,望望隔层岑。
既言山路远,复道溪流深。
偓佺空中游,虬龙水间吟。
何当见轻翼,为我达远心。
在暮春的温暖天气中,我登上山岭,远望层叠的城池。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巍峨的宫殿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明亮。圣明的君主常常亲临朝堂,贤达之士也在此高悬其衡。道理近在眼前却没有脚力,归来后我在山楹下卧卧。
灵台上曝晒着仙书,深室中炼制着金英。春天的岩石上松柏葱翠,清晨的路旁鹍鸡鸣叫。羽化成仙本有言语,然而我不因悲伤而无所成就。中年时我仍然微薄的道理,才知道将要归向谷神。
我抬起策马回到南山,水木相互亲近。深林中开出一条路,青翠的山峦成了四邻。明亮的日子去采薇,日落时分出去砍柴。云彩归于万壑之中,雪停后千崖又恢复春天。
我刚看到玄鸟飞来,已见瑶华绽放新枝。寄语那些采芳者,难道不是后来的时人。卜筑在青岩之中,云萝四垂阴影。虚室如无人,乔木自成林。
时常有清风吹来,侧耳倾听樵夫采音。凤凰在南岗鸣叫,远望隔着层层山岑。既然说山路遥远,又说溪流深邃。偓佺在空中游走,虬龙在水间吟唱。
何时能见那轻翼,带我达到远方的心愿。
储光羲(约 703-770年),唐代诗人,字景纯,号青丘。其人一生致力于道教文化的研究和创作,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景色。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是储光羲在隐居于终南山时所作,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他对道理的思考与追求。诗中所描绘的春日美景,既是自然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宁静的写照。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是一首充满道家思想和自然美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己的隐居生活。首联“暮春天气和,登岭望层城”,用清新的春景引入,描绘出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同时,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描写清晨的阳光与巍峨的宫殿,传达出对明君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灵阶曝仙书,深室炼金英”,则暗示了诗人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他对“仙”的渴望。
在中间部分,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修行与生活,表达了对道理的追求与对自然的亲近。这些句子透出一种哲理的思考,充满了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最后,诗人以“何当见轻翼,为我达远心”来结尾,表明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期盼与对自由的渴望。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超然的心境。
“暮春天气和,登岭望层城。”
“朝日悬清景,巍峨宫殿明。”
“圣君常临朝,达士复悬衡。”
“道近无艮足,归来卧山楹。”
“灵阶曝仙书,深室炼金英。”
整首诗以隐居生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明君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隐含的道家思想,展示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的自然美与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灵阶曝仙书”是指什么?
a) 读书
b) 祭祀
c) 采药
d) 旅行
诗人的故乡是?
a) 终南山
b) 南山
c) 北国
d) 西域
“何当见轻翼”为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由的向往
b) 对尘世的厌倦
c) 对友情的怀念
d) 对理想的追求
《终南幽居》与王维的《鹿柴》有相似之处,均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并传达出隐逸的理想。但储光羲的作品更侧重于哲理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于意境的营造。